政治辅导员制度

作品数:36被引量:22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泰彭庆红文建龙王道阳郭秀云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税务》《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北京教育(高教)》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党建融合新路径:走访察解与政治辅导员制度
《企业党建》2022年第7期0008-0009,共2页刘俊成 
中国石化河北石油分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打造了三个载体,探索出党建工作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了党建促生产经营,实现了党建与生产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初创启示被引量: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77-81,共5页黎育生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初创被公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开端。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成功创建实施,现实需要是主要原因,政策导向是重要原因,历史传承是根本原因。深...
关键词:清华大学 政治辅导员制度 历史因由 经验启示 
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建设历程、成效与经验被引量:9
《北京教育(高教)》2020年第9期24-27,共4页江宇辉 冉锐 白本锋 
清华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2019年重点研究项目“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培训常态化机制研究”阶段成果。
1953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经过近七十年的探索,辅导员制度不断完善,在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效,是一项重要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其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坚...
关键词:政治辅导员制度 因材施教 育人育己 清华大学 
1966年之前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形成
《北京教育(德育)》2015年第11期74-77,共4页王硕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由清华大学开创于1953年,辅导员制度最初发展阶段,清华大学的辅导员只有25人。经过62年的发展,全国辅导员工作者已经发展到目前约13万人的巨大规模,而曾经从事过这一职业的人员数量则会大得惊人。1953年的第一批政治...
关键词:辅导员制度 高校政治辅导员 蒋南翔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部 政治课教师 何东昌 辅导员管理 骨干人员 经济学课 
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校友在校期间表现与职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被引量:3
《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103-107,共5页欧阳沁 李建忠 韩见 张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自设项目)资助"清华‘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毕业后成长轨迹分析及在校期间发展支持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2013年是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6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育人规律,清华大学课题组对1953年以来各个时期的649名辅导员校友在校期间表现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并与1800余名非辅导员校友的情...
关键词:“双肩挑” 政治辅导员制度 辅导员队伍建设 职业发展 
清华大学隆重纪念“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六十周年被引量:1
《高校辅导员》2013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53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首创“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如今,这种“双肩挑”辅导员制度已经走过了60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
关键词:政治辅导员制度 “双肩挑” 清华大学 制度建立 纪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写在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六十周年之际
《高校辅导员》2013年第6期79-79,共1页本刊编辑部 
六十年前,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大学创立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从此,辅导员队伍作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走上了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舞台。六十年来,从清华大学第一批二十五名辅导员,到今天全国高校十二万四千名辅导员;从最...
关键词:政治辅导员制度 “双肩挑” 清华大学 社会主义建设者 制度建立 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关于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反思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刘海存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SJD880097);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GSY2009YB066).
现行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定位与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地维护辅导员的利益。高校决策者对待辅导员的思路存在偏差,将多重任务压到辅导员身上,淡化了学校职能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
关键词:辅导员制度 政治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文本解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18期72-74,共3页陈正芬 
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SA062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对选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25个样本文件进行解析表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是至上而下的理性建构,具有明显...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制度建设 政治辅导员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中国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化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理性建构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的思考
《大家》2012年第4期244-244,共1页覃吉春 王静萍 
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科学构建课外教育实训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编号:P09157);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项目“辅导员在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0XJR038)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开始创立政治辅导员制度,60年代初步形成。半个世纪以来,辅导员制度不断完善,辅导员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了自己的历史使命。2005年1月,上海市首届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关键词:工作创新 学生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 论坛 历史使命 学生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队伍建设 政治辅导员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