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电子转移

作品数:22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蔡称心曾涵陆天虹吕亚芬印亚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直接电子转移的柔性纤维葡萄糖传感器被引量:1
《高分子学报》2024年第7期872-880,共9页李金妍 唐成强 李雯君 黄滔 孙雪梅 彭慧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2122310,22075050,T2321003)资助项目。
酶基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基于直接电子转移原理的第三代传感器有望解决第一、二代传感器所面临的易受氧气浓度干扰、电子介体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和葡...
关键词:柔性纤维 葡萄糖传感器 直接电子转移 汗液监测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 
PAC促进直接电子传递强化厌氧消化处理SMX废水的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7期1901-1912,共12页王永斌 成宇 张唯 古振澳 胡承志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第二期(2022-LHYJ-02-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00101、52100109)。
抗生素会显著抑制厌氧消化,探究简便易行的促进种间电子转移的方法,对于优化养殖、制药等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强化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
关键词:磺胺甲恶唑 厌氧生物降解 产甲烷 种间直接电子转移 
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上Cu-BTC的直接电子转移
《分析化学》2019年第8期1180-1187,共8页房晓彤 郑青 黄曦明 邵会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872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B1104300)资助~~
利用3-巯基丙酸(MPA)自组装膜末端羧基与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1,3,5-均苯三甲酸合铜(Cu-BTC)的开放配位点进行配位键合,将Cu-BTC固定在MPA自组装膜上,制备了Cu-BTC修饰电极,实现了Cu-BTC的直接电子转移。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
关键词:1 3 5-均苯三甲酸合铜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直接电子转移 自组装膜 
微生物载体应用于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环境工程》2018年第5期160-165,共6页杨晓同 张栋 戴翎翎 戴晓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419;515380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4BAC31B01)
在传统厌氧消化系统中,大量发酵微生物随出料一起流失,发酵罐中难以保持高生物活性。向发酵罐中添加微生物载体,使污泥停留时间(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分离,将微生物保留在发酵罐中,从而提高厌氧消化性能。此外,导电性载体还能通过促...
关键词:厌氧消化 微生物载体 固定化 种间直接电子转移 
高分子聚合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固定漆酶及其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被引量:2
《应用化学》2012年第6期682-690,共9页曾涵 龚兰新 
采用不同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与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聚合物非共价功能化多壁碳管复合物,测定了这些载体对漆酶(lac)的担载量、固定漆酶的比活力及稳定性。以固定漆酶的复合物修饰玻碳(GC)电极后,采用循环伏安...
关键词:漆酶 多重壁碳纳米管 高分子聚合物 玻碳电极 直接电子转移 
L-半胱氨酸/漆酶修饰的纳米金阴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
《应用化学》2011年第12期1421-1428,共8页曾涵 崔婷 常伟 侯凤兰 
以四氯金酸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半胱氨酸功能化纳米金粒子,将此纳米粒子修饰在金盘电极表面并共价偶联漆酶分子。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此固定漆酶电极在无氧磷酸盐缓冲液中电化学行为和催化氧还原能力,并进一步评估了其作为氧传...
关键词:漆酶 纳米金粒子 氧传感器 直接电子转移 
层层自组装构筑{Hb-ZnO/IP_6}_6修饰电极及其直接电化学行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388-393,共6页徐欢 王耀 杨海峰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0975068)
将纳米氧化锌与血红蛋白(Hb)的混合液,通过肌醇六磷酸酯(IP6)层层自组装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Hb-ZnO/IP6}6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Hb-ZnO/IP6}6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Hb-ZnO/IP6}6/GCE...
关键词:肌醇六磷酸酯 纳米氧化锌 血红蛋白 层层自组装 直接电子转移 
肌醇六磷酸钙膜固定辣根过氧化酶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被引量:1
《应用化工》2011年第8期1317-1322,共6页接德丽 徐欢 董洁 文颖 杨海峰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0975068)
利用肌醇六磷酸钙(Ca-IP6)的磷酸酯键及Ca^2+对HRP具有静电吸引和螫合作用,将其自组装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Nafiort/HRP/Ca—IP6/GCE生物传感器。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阻抗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Nafion/HRP/Ca—IP...
关键词:肌醇六磷酸钙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直接电子转移 
固定化蛋白质在沸石和介孔分子筛上的直接电子转移及生物传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54-59,共6页刘倩 戴志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5046);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159)
氧化还原蛋白质和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蛋白质和电极的修饰能够促进它们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蛋白质与电极表面直接接触易导致蛋白质变性,在电极表面固定沸石或介孔分子筛可为氧化还原蛋白质提...
关键词:蛋白质 沸石 介孔分子筛 直接电子转移 生物传感 
CeO2@MWNTs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在肌红蛋白直接电化学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09年第A02期50-50,共1页崔三观 邱建丁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605010,20865003),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2006022)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7JZH2644)资助
蛋白质的活性中心深埋在绝缘蛋白内部,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固定还会导致变性失活,使得蛋白质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非常困难。因此,研制生物相容性好、电子传导性高的新型材料,构建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界面,有效保持固定化生物分...
关键词:肌红蛋白 纳米复合材料 直接电化学 水热合成 应用 直接电子转移 活性中心 电极表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