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毒蛋白

作品数:11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征魏明卉袁燕凌俊黄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南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昆明学院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CA法测定新的植物毒素——蒜头果蛋白质量浓度被引量:11
《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0-61,共2页袁燕 段玲燕 郭丽红 岑晓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60025);云南省教育厅项目(07Y40677);昆明学院院级课题(z2008-008)
蒜头果蛋白(malanin)是从蒜头果种仁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新的植物毒蛋白.采用BCA法用酶标仪测定蒜头果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得到标准牛血清白蛋白回归方程.根据malanin的光吸收值,得出理论质量浓度为1 mg/mL的malanin的实测质量浓度为47...
关键词:蒜头果蛋白 植物毒蛋白 BCA法 蛋白浓度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科技奖励》2006年第10期45-45,共1页刘望夷 张劲松 刘仁水 何文君 凌俊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是一类植物毒蛋白。它专一失活核糖体,导致细胞死亡。它在理论研究方面可用作研究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工具酶;在应用方面可用作杀虫剂或制备免疫毒蛋白杀伤癌细胞和抗病毒感染等。
关键词:核糖体失活蛋白 核糖体RNA 植物毒蛋白 结构 白及 抗病毒感染 细胞死亡 工具酶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酶学活性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4
《生物学教学》2004年第3期3-4,共2页王小娟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植物毒蛋白。近年来,这类蛋白的酶学活性及生理功能不断被揭示,本文对其中一些主要的酶学活性及生理功能作了概述。
关键词:核糖体失活蛋白 酶学活性 生理功能 植物毒蛋白 
丝瓜和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115-118,共4页魏明卉 魏明旭 刘征 罗艳蕊 
河南省教委资助项目 (1999180 0 2 4)
从丝瓜和苦瓜种子中分离得到的丝瓜子和苦瓜子蛋白 ,均是含糖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 ,等电点在 9~ 10之间 ,在抑制蛋白质合成中丝瓜子蛋白的毒性高 ,而在抗生育活性中 ,苦瓜子蛋白较好 .
关键词:核糖体失活蛋白 丝瓜子蛋白 苦瓜子蛋白 等电点 植物毒蛋白 抗生育活性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64-67,共4页魏明卉 李英 刘征 
1999年河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1999180 0 2 4)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能抑制核糖体功能的植物毒蛋白 ,分单链和双链两种 ,除了能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外 ,还具有抗生育。
关键词:核糖体失活蛋白 RNA N-糖苷酶 天花粉蛋白 植物毒蛋白 生物活性 医用功能 
抗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年第1期93-98,共6页严明 杨欣秀 张茹平 平蓓芳 李臻 张祖传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No .KJ .95 1 B1 6 0 6&&
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b是至今已分离到的毒性最强的单链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之一 ,它已被成功地用于免疫毒素的制备[1] 。用高纯度的luffinb免疫Balb/c小鼠 ,采用细胞融合方法筛选到两株能够稳定分泌高专一性的抗luffinb单克隆抗...
关键词: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b 抗luffinb单克隆抗体 亲和层析 免疫印迹 植物毒蛋白 
治癌新剂型药物导向药物被引量:1
《医学信息》1995年第S1期29-30,共2页马萼 
治癌新剂型药物导向药物马萼导向药物是指一类具有选择性的药物剂型(靶药、免疫毒素或“生物导弹”)。目前使用的一些抗癌药物,如苯丁酸氮芥(瘤可宁)、顺二氯二氨基铂(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碱、五氟脲嘧啶、喃氟啶等等,都能...
关键词:导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 新剂型 肿瘤细胞 癌细胞 杂交瘤细胞 巴细胞 植物毒蛋白 治癌 蓖麻毒素 
免疫毒素——新型“生物导弹”
《现代化》1991年第9期44-45,共2页奇云 
关键词:抗癌药物 免疫毒素 植物毒蛋白 单克隆抗体 
麻疯树毒素的分离及其某些性质被引量:2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年第2期149-151,共3页黄德如 黄东宏 郭似旋 潘克桢 黄自强 林建中 
用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硫酸铵盐析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后,从麻疯树种子分离出三个蛋白组分。其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4000、27000和9500道尔顿;等电点分别为8.1、8.8和8.8.它们在紫外区呈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组分Ⅰ毒性最大,小鼠腹...
关键词:麻风树素毒 植物毒蛋白 分离 
免疫毒素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2
《生命的化学》1990年第3期7-8,共2页王庆诚 
自从1975年K6hler和Milstein发明单克隆抗技术后,使选择性地识别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成为可能,从而导致抗体导向药物的快速发展。直接用单抗去除或杀伤肿瘤,虽有不少报道,但大多效果有限。
关键词:免疫毒素 植物毒蛋白 蓖麻毒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