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路

作品数:14被引量: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郑世清田风霞马春艳徐学选郑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土保持》《草地学报》《水土保持通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物对土质路蓄水减沙及水力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14年第5期971-979,共9页欧阳潮波 王文龙 黄鹏飞 朱宝才 李建明 李艳富 王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河湖沉积物的风沙侵蚀及生态修复研究"(5130915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高塬沟壑区农果林多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与示范"(2006BAD09B09-0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20502-T1)资助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分析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冰草对道路蓄水减沙及水动力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沟坡防治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途径。结果表明:当坡度为3°,6°和9°时,植物路平均蓄水量较土质路分别增加...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 植物路 蓄水减沙 水动力学参数 
珍稀濒危植物路南海菜花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研究被引量:6
《北方园艺》2012年第8期81-83,共3页翟书华 郭庆 樊传章 侯思名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0ZC165);昆明学院创新资助项目
介绍了路南海菜花的生长环境、生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和资源价值,并对这一珍稀物种更加合理地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路南海菜花 生物学特性 珍稀濒危 保护 
黄土高原沟壑区植物路与土质路土壤侵蚀对比研究
《陕西水利》2010年第4期139-140,142,共3页段维田 徐修华 
黄土高原沟壑区道路侵蚀异常严重,给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运输造成了极大不便。本文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土壤剥蚀率与各个水动力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9°的植物路较土质路平均减沙64.68%;土壤剥蚀率...
关键词:道路侵蚀 剥蚀率 水流剪切力 水流功率 
黄土区土质道路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被引量:8
《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5期83-87,共5页张强 郑世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田风霞 马春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10B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基金
为了研究土质路面草本植被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采用室内人工降雨及放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裸露路和植物路的产流产沙过程及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裸露路,不同覆盖度植物路总径流量降低幅度为3.94%~25.10%,总泥沙量降低幅度为9...
关键词:土壤 侵蚀 水力学 裸露土质路 植物路 人工降雨 
坡度与降雨强度对植物路路面侵蚀动力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第4期44-49,共6页刘刚 郑世清 田风霞 马春艳 张琼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物路的水沙响应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植物路和裸露路面的径流水力学参数流速、径流深、雷诺数、弗劳德数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均随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Darcy-weisbach...
关键词:裸露路 植物路 人工降雨 水力学参数 减水减沙 
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与植物路侵蚀过程及其防蚀效应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第4期7-10,105,共5页王玉 田风霞 马春艳 郑世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村镇植被构建技术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组装集成与示范"(2006BAJ10B06);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
针对黄土高原严重的道路侵蚀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及人工放水试验,对黄土山坡土质路与植物路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的侵蚀过程差异及其减水减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物路侵蚀过程呈...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土质路 植物路 道路侵蚀过程 防蚀效应 
植物路与土质路产流产沙过程的比较试验被引量:12
《泥沙研究》2009年第4期1-6,共6页郑世清 田风霞 王占礼 徐学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编号:2006BAD09B01);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编号:KZCX2-XB2-05)
通过室内人工降雨+放水冲刷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坡度(3—18°),5种雨强(1~3mm·min^-1),5组放水流量(1.4~9.Okg·m~·s^-1)下的黄棉土土质路面和早熟禾植物路面进行了共60余场次试验,对比分析了植物路相对于土质路侵蚀...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土质路 植物路 道路侵蚀过程 防蚀效益 
黄土丘陵区山坡植物路防蚀效益试验研究被引量:6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A04期16-19,共4页刘雪英 张芳琴 郑世清 王占礼 田凤霞 朱磊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SW051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0-5)
黄土丘陵区土质道路侵蚀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和交通。在野外调查研究与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对该区土质道路硬地面次降雨侵蚀产流、产沙防蚀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该区土质道路的侵蚀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道路侵蚀 植物路 防蚀效益 
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被引量:1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934-938,共5页徐学选 琚彤军 郑世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126;90502007);国家973项目(2007CB4072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SW05105)
土质道路是当前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主要道路,也是发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若田间地块道路路面种植植物,则可以达到减少、控制道路水土流失的目的。在前人对生物道路实施的可行性、建造方法、实用性研究的基础上...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道路侵蚀 植物路 小区 径流 
黄土高原山坡生产型植物路防蚀机理与技术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第5期95-97,共3页郑世清 文婕英 殷振江 
通过对山坡道路建设产生的意义,不同区域道路侵蚀类型,道路侵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充分考虑植物抗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道路适生植物资源及植物抗旱性初步研究,提出道路防治体系设计与植物路植物措施配置原则、技术体系、并提...
关键词:道路建设的意义 道路侵蚀的影响因素 技术体系 植物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