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作品数:1027被引量:1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青峰亢泽峰李正庚唐书杰丁柏闻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京师范大学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腕之间的历史再认识
《中国书法》2025年第1期192-193,共2页刘玉珏 梁敏 
本文旨在以历史事实说明,由魏晋至隋唐,执笔法和用笔法的变迁不是一个就事论事的孤立问题,而应与书写字径变大、坐具、高脚案的使用等因素直接相关。执笔法和用笔法皆应以唐人为准。
关键词:字径 执笔法 用笔法 
盛装书法——展厅时代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0年第8期126-128,共3页刘洪彪 
打字机的出现,使得中国人运用了三千多年的手写文字受到了空前的冷落。计算机的普及,又让执笔书写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数十年来,中国书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成为人们忧虑的事情和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计算机 书法 执笔 
康有为执笔理论与书写行为错位现象考
《中国书法》2017年第3期187-189,共3页张红军 
康行为的执笔理论与实际的操作仔有不相符的地方,这一现象在清代的碑派书家中具有普遍性。任具体的实践中,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中,书家们亦会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和衍说策略,体现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与艺术世界里的自我呈现的矛盾...
关键词:自觉行为 错位现象 执笔 康有为 书写 操作方式 自我呈现 艺术世界 
不信高山藏片玉 可能沧海有遗珠——包六科书道情怀与书艺探微
《中国书法》2017年第1X期80-88,共9页白鹤 
包六科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海上非常活跃的书法家和诗人,与白蕉、邓散木、唐云等交往甚密。尤精于楷书,被白蕉誉为'活褚字'。因其诗艺出众,深为诗学泰斗吴眉荪先生赏识,收为入室关门弟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挚友白蕉、邓散木等蒙受...
关键词:奇拙 书法 笔势 活褚字 执笔 
汉墨馆习书札记
《中国书法》2016年第22期30-32,共3页崔树强 
1、过一世生活,就好比写一幅书法。生活的本质,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灵的选择。笔墨的痕迹,就像人生的路途。拿起毛笔,下笔的每一个瞬间,实际上都是一种选择,是浓还是淡,是紧还是松,是刚还是柔,是密还是疏,是按还是提,是逆还是顺,...
关键词:书法艺术 五指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 笔毫 行草书 书法家 美术家 
《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指瑕
《中国书法》2016年第13期129-132,共4页轩敏华 
本文试图指出庄天明先生《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图文资料中所示执笔法的几处误读。主要观点包括:握管法、二指单钩法、三指双钩法绝非古代执笔的常法,古代图像中的很多例子由于作者造型能力的欠缺无...
关键词:二指单钩法 三指双钩法 五指执笔法 拨镫法 
执笔之悟与颜行之变——朱九江对康有为早年书法的影响
《中国书法》2016年第18期182-184,共3页张红军 
康体书法的形成有其复杂的过程,而其早年师从朱九江的经历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础在创变的同时又体现出稳定性,从现存的小字来看,二人皆取法于颜,但朱氏多方,康氏多圆。这主要是因为康氏提倡碑学后,其师法对象多是以圆笔为主...
关键词:朱九江 师授 康有为 早年书法 
杨维桢的铁心颖、画沙锥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6年第9期116-127,共12页顾工 
笔为文房用具之首,书法点画魅力之源,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制笔,选笔,执笔,运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经验,历代书法家都非常重视毛笔的选用。
关键词:杨维桢 文房用具 书法家  点画 执笔 
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被引量:2
《中国书法》2015年第7期102-147,共46页庄天明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国书法因毛笔的特殊性,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数千载,毛笔的形制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而随着桌案、纸张等书写条件的变化,历代执笔的姿势也不尽相同。因这些不同都关乎最终的书写效果,本期特此...
关键词:中国书法 书法风格 大后 吴晓 
执笔的流变
《中国书法》2015年第1期200-200,共1页庄天明 
南京博物院将“古代执笔考察与研究”列入“南京博物院二0一四年重点工作”中的科研项目,促成了笔者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这一初步的考察报告。这是一个带有原创性,尝试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执笔 南京博物院 流变 科研项目 考察报告 原创性 尝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