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法

作品数:15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胜李福顺刘宝光周德聪徐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青少年书法》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腕之间的历史再认识
《中国书法》2025年第1期192-193,共2页刘玉珏 梁敏 
本文旨在以历史事实说明,由魏晋至隋唐,执笔法和用笔法的变迁不是一个就事论事的孤立问题,而应与书写字径变大、坐具、高脚案的使用等因素直接相关。执笔法和用笔法皆应以唐人为准。
关键词:字径 执笔法 用笔法 
论执笔法——以草书为中心
《书法》2024年第10期167-170,共4页赵国栋 
学书者,必先取法,执笔之法,乃书法之基础。若不得其法,虽有才华,亦难尽显矣。故学书者必先修执笔,失之执笔,精进无门。草书书法亦同此理晋。卫夫人《笔阵图》曰:“凡学书字,先学执笔。”~((1))徐谦《笔法探微》曰:“执笔为用笔之始,不...
关键词:执笔法 草书 徐谦 卫夫人 笔阵图 
妙理寄紫檀,风骨存毫末
《作文成功之路》2024年第25期15-15,共1页王篇 刘剑(指导) 
夕阳泛着红光,斜斜地照进窗口,搅出暖味的光晕。我僵硬地维持着五指执笔法,手肘因悬空而止不住地颤抖。而熟萱上至七扭八躺着的字,如同摇摇欲坠的山石。老师悄然停在我身后,倾身看见了我的窘态,于是笑着指导我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握笔姿势。
关键词:执笔法 风骨 妙理 
颤笔、臂病与回腕高悬——何绍基书写状态考论
《大学书法》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林春衍 
何绍基的书法有多种极富个性的形式,与之相对,他亦有多处不同寻常的书写习惯。“回腕高悬”的执笔法、颤抖的用笔以及晚年的臂病,都参与造就了何氏的独特书风,考察以上三者的关系,是何绍基个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何绍基 颤笔 执笔法 书写状态 
执笔法的讨论——包世臣和黄宾虹的执笔观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荆铱迪 
包世臣的书学理论对黄宾虹所处时代的书坛影响很大,黄宾虹即深受其影响。包世臣和黄宾虹的执笔观点不同,其各自的执笔方法和观点都有来处。黄宾虹对“拨镫法”有新解并使用“双钩法”。受执笔法影响,两者对于“运指”与“运腕”的观点不...
关键词:黄宾虹 包世臣 执笔法 
佛教东传对日本书道的影响
《艺术市场》2023年第11期22-25,共4页 邓丹(译) 
近日,笔者在翻阅左手持有毛笔的“广目天王”佛像图版时,注意到建造于奈良时代(710—784)、法隆寺与东大寺所藏“广目天王”的执笔法为单钩法;而建造于镰仓时代(1185—1333),胜觉寺所藏该佛像的执笔法为双钩法。“广目天王”佛像可以说...
关键词:执笔法 法隆寺 日本书道 奈良时代 镰仓时代 佛像 佛教东传 天王 
楷书入门视频教程·颜勤礼碑——基本笔画(连载·3)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青藤人 
古人云:“凡学书字,先学执笔。”一般使用五指执笔法,即右手的五个手指使用“■、压、勾、格、抵”的方法把毛笔执稳,使五个手指各司其职。
关键词:颜勤礼碑 执笔法 基本笔画 视频教程 楷书 手指 各司其职 
《笔阵图》相关问题探析
《剧影月报》2023年第1期103-104,共2页郎少奇 
《笔阵图》为中国古代书论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章,可谓妙言要道,其流传范围广且影响深远。《笔阵图》中论述了执笔法、用笔法、笔力、笔意、书写技巧以及鉴定书法优劣等内容,对后世书家的书法理论观点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尤其文中的...
关键词:执笔法 书法理论 书论 意前笔后 书写技巧 笔阵图 意在笔先 争议问题 
楷书入门视频教程·颜勤礼碑——基本笔画(连载·1)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青藤人 
书法基础知识一、什么是书法在了解什么是书法之前,有些人认为写得好看、规整的字就是书法,其实不然。能否称为书法,可以从这“四法”上来判断。一是笔法,即用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运笔法等。没有笔法规则的书写,不能称其为书法。二是...
关键词:颜勤礼碑 执笔法 基本笔画 视频教程 楷书 书体 基础知识 
启功谈执笔
《做人与处世》2022年第24期13-13,共1页蒋光宇 
于丹小时候在少年宫学过“凤眼法”执笔。这种执笔法与拿钢笔、铅笔的方法类似,拇指与食指之间有狭长的空隙,由于虎口扁而狭长,像凤凰的眼晴,故叫“凤眼法”。于丹在北师大读书时,曾向启功先生请教:“用‘凤眼法’习字很累,有没有别的...
关键词:启功先生 执笔法 少年宫 练字 王羲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