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犯罪

作品数:118被引量:43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宪权熊波王力一李锡海房慧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被引量:33
《现代法学》2019年第5期135-151,共17页彭文华 
关于人工智能可否构成犯罪,国外主要存在“心理要素说”“智能代理说”“法人类比说”“法定实体说”以及“当然主体说”等观点。人工智能成为犯罪主体的哲理基础是科学实证主义和道德二元论,现实条件是具备法律人格。智能代理可以成为...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犯罪 智能代理 法律人格 可罚性 
涉人工智能犯罪刑法规制的路径被引量:50
《现代法学》2019年第1期75-83,共9页刘宪权 
在弱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在设计和编制的程序范围内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实际上是研发者或使用者行为的延伸,应当由研发者或使用者承担刑事责任。与传统犯罪相比,研发者或使用者之间的刑事责任分配会随着智能机器人"智能"的增长...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人犯罪 刑事责任 刑法规制 共同犯罪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122-124,共3页赖明才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赖明才团伙犯罪作为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共同犯罪,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社会危害性愈来愈大,已引起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我国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成因...
关键词:团伙犯罪 成因及预防 犯罪团伙 青少年刑事案件 道德情感 反社会意识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违法犯罪 智能犯罪 心理相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