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结构

作品数:1713被引量:393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梁大开陶宝祺陈塑寰赵志敏黄尚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实验力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种基于Lamb波的智能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1
《实验力学》2022年第3期305-314,共10页骆英 毛雨欣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国际合作项目(No.11520101001)。
基于超声Lamb波的常规损伤检测方法依赖于精确的结构物理模型、烦琐的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受限于不同的成像算法,致使损伤成像的精度和效率难以兼顾。针对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快速、精准的智能化损伤检测需求,本文构建以压电片激励、激光多普...
关键词:LAMB波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数据增强技术 结构损伤识别 智能检测 
空间结构耦合模态控制及实验研究被引量:3
《实验力学》2009年第4期276-282,共7页马乾瑛 王社良 朱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9071500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12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7030002);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2008K07-3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2007E205);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08JZ35);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08KF02)
智能结构以主动元件为传感器和驱动器,根据结构的动态响应和控制要求,自适应地改变结构的动态性能,实现结构特性的自调节功能,以增强结构适应于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中常用的模态空间控制方法,就是将系统方程转化...
关键词:智能结构 模态控制 压电堆 
智能压电结构的新型阻尼修正模型
《实验力学》2007年第5期539-545,共7页詹训慧 王永 
针对智能压电结构中,结构和压电材料之间的耦合和压电材料的动态输出,对结构阻尼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阻尼模型。由于压电结构和系统之间的耦合效应,整个结构的刚度和阻尼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阻尼会发生动态的变化。静态阻尼模型...
关键词:智能结构 阻尼修正模型 耦合效应 动态输出 压电作动器 
卫星太阳能帆板振动抑制研究被引量:3
《实验力学》2002年第4期477-482,共6页刘安成 吴大方 高镇同 黄海 
国家863项目(863-2-14-1-13)
太阳能帆板是给航天器提供能源的重要装置,以压电陶瓷为做动器的智能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卫星太阳能帆板在太空中的振动.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得到含多个压电陶瓷片的太阳能帆板模型的振动方程.制作了太阳能帆板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系...
关键词:压电陶瓷 振动主动控制 太阳能帆板 智能结构 
对智能复合材料单向疲劳失效的研究
《实验力学》1998年第4期548-552,共5页王晓锋 张河 
对智能复合材料在经受单向拉—拉试验产生的光纤疲劳失效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智能复合材料内的光纤方位角分别为0°、45°、90°进行了应力—寿命试验.在输入应变能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疲劳失效准则,这一准则可用于光纤方位角的调整...
关键词:疲劳性能 失效准则 智能结构 复合材料 
分区式最小二乘法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2
《实验力学》1998年第4期446-450,共5页邬月琴 李卓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关于智能板结构受载位置的模式识别方法.在设置有限个应变传感器和进行有限点加载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分区式最小二乘法。
关键词:智能结构 模式识别 分区式 最小二乘法 
埋入压电元件的自诊断智能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实验力学》1998年第3期370-376,共7页石立华 陶宝祺 
将压电元件埋设于复合材料层板结构中,可实现结构应变分布的在线监测。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压电应变传感器阵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自诊断方法,对局部埋入压电应变传感元件的平板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压电传感器组的输...
关键词:压电材料 应变 载荷 神经网络 智能结构 
双BP网格在损伤评估智能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2
《实验力学》1998年第2期174-178,共5页袁慎芳 陶宝祺 王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
为满足智能材料结构中大量的传感器和驱动器的信息处理和控制要求,目前应用较多的是BP网络,但它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研究采用双BP网络替代标准BP网络以提高其泛化能力,并应用于损伤评估智能复合材料结构中。
关键词:智能材料结构 神经网络 双BP网络 损伤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