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虾

作品数:37被引量:18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芳董双林董少帅穆迎春黄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渔业》《海洋渔业》《农技服务》《农家参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养殖水色对红螯螯虾稚虾存活、生长和体色的影响被引量:2
《南方水产科学》2022年第1期77-83,共7页廖秀睿 杨金灵 魏淼 李娇妮 潘志 石耀华 VASQUEZ Herbert Ely 刘春胜 顾志峰 郑兴 
海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20QN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847);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KYQD(ZR)20061)。
以经过曝气的透明自来水为养殖水体作为实验对照组,通过添加人工色素调控养殖水色(黄色、蓝色、绿色),探究了养殖水色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稚虾存活、生长和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黄色和蓝色实验组的成活率均约5...
关键词:红螯螯虾 养殖水色 存活 生长 体色 
周期性Ca^2+、Mg^2+浓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稚虾摄食、生长和能量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11期45-52,共8页张丹 涂纹 刘群 程镇燕 崔培 王庆奎 乔秀亭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7KJ186)资助。
养殖水环境中的离子浓度会因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发生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的摄食、存活和生长产生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Ca^2+/Mg^2+保持在1∶3左右,以恒定Ca^2+浓度150 mg/L、Mg^2+浓度450 mg/L为对照组(CC0组),4 d为一...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CA^2+ MG^2+ 能量代谢 摄食 生长 靶向代谢组学 
春季土池小龙虾苗种培育技术被引量:1
《农家致富》2014年第6期38-39,共2页颜永胜 
春季气温升高.水温回升.万物复苏.在池塘洞穴里生活了一个冬季的小龙虾大量出洞到池中觅食.亲虾摄食后营养得到增加.稚虾开始脱落母体散落到池中独立生活.池内密度也随之增大.此时应加强苗种培育管理工作.为夺取成虾养殖丰收奠...
关键词:苗种培育技术 小龙虾 土池 成虾养殖 管理工作 气温升高 生活 稚虾 
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比较被引量:7
《水产学报》2014年第1期84-90,共7页宋晓红 毛勇 董宏标 张曼 边力 王军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9-03);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7)
高温耐受值(CTMax)为评估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重要指标,本实验探讨了不同暂养温度(24、28和32℃)和升温速率[(1±0.2)℃/h和(1±0.2)℃/min]对CTMax值的影响,同时利用CTMax和环境响应系数ARR比较了两种形态变异类...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 两种形态变异类型 稚虾 高温耐受性 耗氧率 窒息点 
稚虾培育技术
《农家参谋》2013年第7期24-24,共1页高瑞 
1.培育要求 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池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进行培育,此时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15天的培育后,体长可达2.4厘米,
关键词:培育技术 稚虾 母体 体长 虾池 亲虾 
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的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8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魏俊利 孙金生 李翔 马文婷 耿绪云 徐赟霞 李晶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的免疫学途径和关键技术原理"(2012CB114405)
实验研究了氨氮对体长3.2 cm、体质量0.356 g(n=10)与体长1.6 cm、体质量0.036 g(n=15)两种规格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血氨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血氨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碱性磷酸酶(AKP...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稚虾 碱性磷酸酶 血氨 游离态氨 半数致死浓度 生存安全浓度 
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南方水产科学》2012年第4期43-48,共6页张华军 李卓佳 张家松 张晓阳 曹煜成 文国樑 程开敏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7);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20390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10YD05);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201001B02)
将体长为(3.59±0.26)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按1 800尾.m-3、1 500尾.m-3和1 200尾.m-3的密度分别饲养在注水0.3 m3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容量为0.5 m3)中30 d,检测了基本水质因子、对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酚氧化酶(PO)活...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密度胁迫 免疫指标 生长 
养殖在低温高盐度下的螯虾稚虾的存活、生长和生理反应
《渔业现代化》2012年第2期73-74,共2页
评估了低温、高盐度以及低温和高盐两者的组合导致的应激压力在淡水(澳洲)红螯螯虾后期稚虾体内产生的影响。在温度为20℃和盐度为10g/L的组合试验组中,观察到了稚虾的体重增加显著降低。在较低的温度和所有的盐度相组合的试验组中...
关键词:红螯螯虾 高盐度 稚虾 低温 生理反应 存活 养殖 生长 
光色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耗氧率昼夜变化节律的影响被引量:13
《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刘伟 王芳 钟大森 黄国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3);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0905020)资助
采用流水装置测定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在4种光色处理下耗氧率的昼夜变化。实验设四种光色处理,分别为自然光(590nm)、黄光(580nm)、绿光(525 nm)和蓝光(435nm),光照周期为14L∶10D,水温为25.0±0.5℃,实验虾的...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光色 耗氧率 昼夜节律 
温度周期性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稚虾蜕壳和蜕壳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第1期43-49,共7页郭彪 王芳 董双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44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7);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11870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温度25℃为对照,研究了四种温度波动幅度(25±1、25±2、25±3、25±4℃)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壳率和蜕壳激素滴度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25±3℃和25±4℃组对虾的蜕壳率显著高于其他...
关键词:变温 凡纳滨对虾 蜕壳 蜕壳激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