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机制

作品数:16被引量:1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林继业赖梅生张银娟李砚超左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北辰北门医院承德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文献杂志》《文体用品与科技》《中草药》《承德医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镇居民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致病机制及预防对策被引量:1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年第2期162-163,共2页陈崇高 黄奇隆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相应的各种运动性损伤也明显的增多。而膝关节作为人体结构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关节,也成为了城镇居民体育运动锻炼过程中,运动性损伤的高发部位之一。鉴于此,为了加深对...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 城镇居民 治病机制 预防对策 
原发性痛经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18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330-332,共3页辛思源 高占华 赵佳 张银娟 李砚超 朱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523308;2006CB504503;2012CB518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79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013110005)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80年,对国内29个省市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痛经的患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致病机制 治病机制 
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研究进展被引量:18
《吉林中医药》2015年第4期418-420,共3页张盼 王遵来 葛超 黄朋涛 左海峰 
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cws2011-18)
目的总结近年来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1994-),以"火针""机制"及"丹毒"为关键词,对搜索到的火针疗法的机制研究报道及火针治疗丹毒的研究报道进行汇总分析...
关键词:火针疗法 治病机制 丹毒 综述 火针疗法机制 
糖尿病的抗氧化治疗及问题被引量:3
《广东医学》2013年第4期640-643,共4页贺凯 杨勇 李学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11BAI13B02-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研究表明到2030年全球将有4.39亿人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因此,阐明DM的治病机制及探索有效预防和治疗DM的措施刻不容缓。NISHIKAWA等^[2]首先发现,通过使细胞中线粒体产的过氧化物含量...
关键词:抗氧化治疗 糖尿病 代谢通路 人口老龄化 蛋白激酶C 治病机制 过氧化物 高血糖 
火针疗法的机制与其治疗痤疮研究进展被引量:4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28期3181-3182,共2页林继业 赖梅生 
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212111052)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一般认为火针由《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大针发展而来,古代相沿均用比较粗长的金属针,针柄以竹木固定隔热,把针尖在灯上烧红,快速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治疗疾病[1]。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火针疗法的禁...
关键词:火针疗法 治病机制 痤疮 综述 
上海科学家发现结核病治疗一线药物吡嗪酢酰胺的治病机制,有助新治疗策略的发明
《生物学教学》2012年第1期78-78,共1页
据人民网2011年8月15日援引《科技日报》报道以及2011年8月22日《新民晚报》报道,继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耐药靶点KatG(有关成果发表于1992年《自然》杂志)及毗嗪酰胺(PZA)的耐药靶点PneA(相关成果发于1996年《自...
关键词:耐药机制 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 治病 酰胺 科学家 治疗 《自然》杂志 
流动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Ⅲ船员区域联动查治病机制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6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年第5期535-540,共6页高扬 孙乐平 左引萍 徐玉慧 张正球 马玉才 高金彬 朱锡广 郑波 杨国静 洪青标 杨坤 梁幼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78B000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411);江苏省卫生厅项目(X200701、X200901)
目的构建水上流动船员区域联动查治病机制与查病程序,为控制长江水域水上流动血吸虫病传染源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根据水上货运船只流动性强,但必须在船闸、码头、港口等地停靠的特点,由卫生、海事和交通部门联合协作,在船闸、码头、港口...
关键词:血吸虫病 流动船员 船闸 码头 区域联动机制 防治措施 
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在冠心病及胰腺炎等疾病中的治病机制被引量:14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11期1222-1226,共5页高传长 邹书兵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又名紫丹参、血红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以干燥的根供药用,其主要成分包括亲脂性化合物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等;亲水性化合物如各种丹酚酸(又名丹参缩酚酸,主要分A、B两种类型)、丹参素、原...
关键词:紫丹参 治病机制 成分 胰腺炎 冠心病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疾病 隐丹参酮 
针刺次声能量治病机制的分析被引量:12
《中国针灸》2009年第3期223-226,共4页王西明 
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其特点是波长较长、衰减程度弱、传播过程不易被介质吸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人体和体内器官固有振动频率均在次声振动范围内,次声波对人体有较强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针刺腧穴的过程可看成是一个含...
关键词:针刺能量 次声波 针灸效应 经络循行 
体外压力刺激对大鼠筋膜组织细胞合成释放NO和IL-1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7期622-624,共3页陈波 谢西梅 贾莹 吕明庄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金项目(No.黔科合J字2006[2063]号)
目的:通过探讨压力刺激对大鼠筋膜组织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的影响,为按摩治病机制提供细胞生物力学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筋膜组织细胞,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后,实施50kPa压力刺激,检测细...
关键词:按摩 压力刺激 筋膜组织细胞 治病机制 NO IL-1Β 实验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