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

作品数:743被引量:68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景安东王兴昀董健陈吉德黄小琼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集体智慧,创新与发展--谈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之唱腔设计
《上海戏剧》2021年第4期9-10,共2页周雪华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唱腔缠绵抒情,节奏舒缓,以表现生旦情感戏见长,以这样的剧种特色来表现雄壮激昂的革命题材确实有一定难度。我们以前创作的现代戏是打破曲牌体,唱词是以长短句为主的"昆歌"。
关键词:曲牌体 唱腔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剧种特色 革命题材 昆曲 现代戏 创新与发展 
“一个戏剧嫡亲外行”的国剧情 徐志摩与国剧运动之缘
《上海戏剧》2014年第10期53-55,共3页田菊 
在中国近现代兴起的戏剧改良运动中,主张"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1的国剧运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股改革中国传统戏曲的力量。而为这股戏剧理想摇旗呐喊者不仅有国剧运动开创者余上沅,有为国剧运动注入现代先进舞...
关键词:国剧运动 戏剧改良 徐志摩 中国近现代 剧情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戏曲 建设性意见 
昆曲摭忆⑤
《上海戏剧》2010年第5期44-45,共2页朱锦华 
题记:也许对普通的中外观众来说。各色脸谱就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最深刻的印象。的确,脸谱是戏曲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脸谱的专业解释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通过抽象的线条和具有特殊视觉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 山门 昆曲 脸谱 标志性 特征和 谱式 演员 
京昆群英会:对话大师——尚长荣vs蔡正仁 戏曲创新切勿“走火入魔”
《上海戏剧》2010年第3期28-29,共2页忻颖 胡士嘉 
农历正月初八,上海大剧院“迎世博演出季”的第一炮——“京昆群英会”鸣锣开演,同时举行的“对话大师——尚长荣对话蔡正仁”艺术讲座中,京剧名家尚长荣和昆曲名家蔡正仁共聚一堂,以他们的艺术历程为引子展开对话,畅谈自己的艺术...
关键词:戏曲创新 蔡正仁 尚长荣 群英会 对话 艺术讲座 中国传统戏曲 上海大剧院 
中国戏曲中的丑脚精神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07年第9期38-40,共3页赵兴红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角色表演分行,因民族特色而称“脚色”。“脚色”是旧时社会身份的称呼,“角色”则是舞台形象。
关键词:中国戏曲 精神 中国传统戏曲 角色表演 民族特色 社会身份 舞台形象 “角色” 
三个亮点,三重意蕴——我看越剧《舞台姐妹》
《上海戏剧》1998年第6期12-13,共2页咸铁 
电影《舞台姐妹》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大导演谢晋把我们今天对同名越剧的观摩行为抹上了一层浓浓的怀旧色彩。然而,进剧场一看,我们仍然为戏曲导演的全新处理眼睛一亮。越剧《舞台姐妹》的最大特色就是那个大转台了。它成为导演调度...
关键词:戏中戏 越剧 旋转舞台 转台 姐妹 导演 重意 演员 中国传统戏曲 戏剧表演 
从梅兰芳的“聪明”说起
《上海戏剧》1996年第4期24-25,共2页东方云 
在第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艺术研讨会上,北京戏剧评论家章诒和曾提出艺术家应该象梅兰芳先生那样,自己写书来谈表演艺术的经验和理论,并说:“梅兰芳先生最聪明的一着就是与许姬传等先生合作写了一本书,(指《舞台生活四十年》),...
关键词:表演艺术体系 梅兰芳 “悟性” 艺术家 中国传统戏曲 戏剧表演 演员 理论家 西方戏剧 理论建树 
戏剧应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焕发新的活力
《上海戏剧》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董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强烈地冲击文化领域并迫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戏剧在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它的管理体制、批评模式以至创作思想,大都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所造成的文化生态下形成的,一旦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它就很不适...
关键词:创作思想 批评模式 演剧活动 管理体制 业余演出 娱乐作用 中国传统戏曲 认识意义 知识阶层 商业化倾向 
浓郁的现代意识——评沪剧《无船水也流》
《上海戏剧》1989年第3期6-7,共2页朱小如 
看孙徐春自编自导自演的沪剧《无船水也流》,感到戏味很足,且充满了浓厚的现代意识。这对于长期以来深染着市民气的沪剧艺术表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崭新的突破。首先是对艾小河这样一个看似正面,却又不尽然的人物塑造。编导有意在他还未得...
关键词:自编自导 戏剧悬念 苦苦哀求 温玉 人物塑造 扮演者 中国传统戏曲 复仇女神 徐春 文化心态 
从美国人演京剧《凤还巢》看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前景
《上海戏剧》1986年第4期36-37,共2页傅秋敏 
京剧《凤还巢》是梅兰芳的一出代表剧目。去年二月,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师生组成演出团,将《凤》剧搬上了美国舞台。今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该演出团应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邀请前来中国,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巡回演出,这使我国观众...
关键词:中国戏曲 人演 夏威夷大学 凤还巢 戏曲剧团 走向世界 戏剧系 戏剧史 中国传统戏曲 经典剧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