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关系

作品数:293被引量:16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先红胡百精余明阳孟建张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国际新闻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公私并置 追求共赢:中国公共关系实践的公共性表征被引量:3
《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7期50-73,共24页陈先红 李颖异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7JZD038)的研究成果。
公共关系实践中“公共”对“公共性”的追求和“关系”对“私人性”的推崇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造成中国公共关系实践合法化和污名化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概念和公共关系理论中的公共性特征为参照,通过问卷调...
关键词:中国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实践 公共性表征 
大数据时代中国公共关系领域的战略转向——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被引量:10
《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6期20-41,共22页陈先红 张凌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元叙事传播战略"(课题编号:16BXW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公共关系的战略性本质。通过对大中华地区30个资深公共关系从业者和新闻传播学者的深度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大数据时代促使中国公共关系在职业领域、教育领域和研究领域都发生了"...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中国公共关系 战略传播 扎根理论 
中国公共关系30年的理论建设与思想遗产被引量:8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2期27-41,共15页胡百精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传播与社会认同>(项目编号:12ZHB018)的研究成果~~
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三十年延展出三条主线:持续的理论引进与观念启蒙,构建中国特色公关理论体系,学术范式创新。与此相应,中国公关理论建设重点处理了中外公关理论、公关理论与实践、公关理论新旧范式之...
关键词:公共关系 学术史 研究范式 
风险社会、对话主义与重建现代性:“非典”以来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语境与路径被引量:40
《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期6-15,共10页胡百精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传播与社会认同"(项目编号:12ZHB018)~~
本文从宏观社会历史视角考察"非典"十年以来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风险社会和重建现代性构成了公关事业演进的语境,而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则主导了公关范式。"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致力于沟通、共识和...
关键词:公共关系 非典 风险社会 危机管理 公共协商 
中国公共关系伦理的理论流派与实践类型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1期6-10,共5页陈先红 
2008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政府调控新媒体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08BXW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华中科技大学985三期课题"人文精神与科技发展"之子课题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分析了公关伦理的哲学基础、理论流派和实践类型。公关伦理遵循伦理学的目的论和义务论两种思想方法;中国大陆的公关伦理主要表现为新闻伦理、劝服伦理、社会责任伦理和决策伦理四种形态;其实践类型主要有伦理型的商业实践,慈善性...
关键词:中国公共关系 伦理 理论 实践 
儒家文化与中国公共关系的建构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73-77,共5页黄懿慧 卫五名 
研究业已证明远东国家的公共关系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个人影响”的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影响”模式发展中的作用 ,特别是“关系”的影响问题。通过对照性的比较研究 ,在考查西方国际公关理论的基础上 ,作者试图建...
关键词:中国 传统儒家文化 国际公共关系理论 整体性理论 公众利益 中国 公共关系哲学准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