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史

作品数:71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全章郭延礼曾光光李景光张中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梁启超给蒋百里“作序”
《各界》2025年第1期43-43,共1页王厚明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立志“以言报国”,一生著述颇丰,累计一千四百万字,平均每天写五千字,可谓既博学又勤奋。梁启超作为多家报纸的主笔,文风也影响了后来办《湘江评论》的毛泽东。作为立言者,梁启超影响了...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梁启超 社会活动家 蒋百里 文化史 
此生不朽——郑振铎的卓越人生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2025年第1期48-49,共2页孙海鹏 
1958年10月17日,一架从北京出发飞往莫斯科的飞机失事。在遇难人员中,有一位将被永远铭记于中国近代文学史、文献史、艺术史、出版史的著名作家——郑振铎。半个月后,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主持了隆重的追悼会,悼念此次空难中的罹难人员...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郑振铎 遇难人员 飞机失事 出版史 文献史 茅盾 艺术史 
世间曾有胡先骕
《各界》2023年第10期83-87,共5页胡晓江 
胡先骕(1894-1968)作为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古体诗人、大学校长和教育家;更是一位具有真性情的纯粹的人。胡先学贯中西、敢说擅写,一生留下大量文字。但因为时代...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真性情 胡先骕 古体诗 大学校长 学贯中西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语言革新与文体形式的变革
《美化生活》2022年第6期114-116,共3页易祁 
近代文学革新运动是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而诞生的,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以往传统的文言文形式转变为白话文,使文学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也因此该革新运动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学的发展,为我国文化教育广泛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纵观我国...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 语言格式 文体形式 变革 
三位百岁名人的长寿秘诀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1期29-29,共1页齐菁 
作家罗洪:107岁动笔动脑,动手动脚罗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专长于写社会小说,被钱钟书称为"真奇才"与"真正的小说家"。罗洪养生法则可以总结为"动"字:一是"动脑"。晚年的罗洪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5点起床,漱洗...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长寿秘诀 罗洪 动脑 钱钟书 见证者 亲历者 
与荣誉比,学问更重要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第8期31-31,共1页姚秦川 
素材点拨或许正是因为陈三立将学问看得比荣誉重要,他才能一心一意做学问,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这与某些为了名利而轻视学问的人比起来,实在可贵。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国际笔会 陈三立 社会声誉 陈寅恪 国学大师 做学问 荣誉 
女作家罗洪:“四平”养生铸就“茶”寿之龄
《人人健康》2020年第10期68-69,共2页本刊 
罗洪,原名姚自珍,上海松江人。生于1910年,逝于2017年,享年108岁,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坛最长寿的女作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一生坚持创作的罗洪专长于写社会小说,锷被钱钟书誉为“真奇才”。可有趣的是,不知何故,罗洪一...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文学史家 罗洪 上海松江 钱钟书 女作家 普通读者 见证者 
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评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2期I0017-I0018,共2页黄萍阁 
1944年,著名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傅雷写了《论张爱玲的小说》,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史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接受历史,更是成为张学的奠基作品。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傅雷措辞尖锐,评论观点犀利,全篇以批评的视角对张爱玲小说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创作个性 张爱玲小说 文学转型 文学创作观 张爱玲的小说 文学评论家 傅雷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的生平与创作
《语文学习》2019年第9期44-47,共4页魏泉 
龚自珍是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的诗人、文人。他的文章一直入选中学的语文教材,本文主要围绕龚自珍晚年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介绍龚自珍的生平经历、才华性情,以及他的诗文创作中真正具有近代性之处。龚自珍在近代文学...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史 近代性 诗文创作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生平与创作 大型组诗 生平经历 
文史兼治,以古见近——关爱和教授学术述评
《天中学刊》2017年第3期6-11,共6页黎爱 
关爱和教授的学术研究经过了由"古典"到"近代"的历程。其研究特色主要包括:一是坚持文学本位,从时代社会与个人情感两个维度切入,深入研究作家作品;二是崇尚文史兼治,既结合思想史、学术史进行文学研究,又致力于文学史研究;三是具备追...
关键词:关爱和 中国近代文学史 桐城派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