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作品数:312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越陈峰瞿林东周文玖曹守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成立初期唯物史观史学话语的阐扬与确立——论三联书店历史类学术图书重印、增订与新版的历史价值
《出版科学》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叶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19ZDA3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联书店作为出版业公私合营的样本,逐渐确立将学术图书出版作为主要业务方向。在它出版的学术图书中,历史类学术图书占据颇为重要的位置。随着出版社性质和学术图书需求的变化,三联书店历史类学术图书的出版呈现出阶段...
关键词:三联书店 学术图书出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唯物史观话语 
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被引量:4
《中共党史研究》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陈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8ZDA16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研究独立为一级学科的设想正在逐步落地。党史研究是一个特殊学科,一方面与通行的学科体系不相匹配,一方面又处在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学科的交汇点上。党史研究独立之后...
关键词:中共党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党史党建 党史研究 学科互动 学术化 深度合作 一级学科 
李大钊、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1期52-63,共12页谢辉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号:19JJD77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地域性聚集现象研究”(项目号:21CZS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以往的史学史叙事中,围绕李大钊与郭沫若的学术定位,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张力,这是伴随着李大钊史学贡献的“再发现”而来的。对他们的评价,受到理论渊源、学术范式、学术传统、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牵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
关键词:李大钊 郭沫若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形态 
“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笔谈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0期6-28,共23页于沛 刘爽 徐良 梁民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国家史的历史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BSS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
凯歌行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其萌生时起,就直面现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联系在一起,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给予历史的支持、历史的智慧。它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尊重历...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直面现实 历史辩证法 人民 唯物史观 历史事实 客观规律 
李大钊、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被引量:4
《江海学刊》2022年第4期200-211,256,共13页谢辉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号:19JJD77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地域性聚集现象研究”(项目号:21CZS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以往的史学史叙事中,围绕李大钊与郭沫若的学术定位,曾经呈现出一定的张力,这是伴随着李大钊史学贡献的“再发现”而来的。对他们的评价,受到理论渊源、学术范式、学术传统、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牵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
关键词:李大钊 郭沫若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形态 
凯歌行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月刊》2022年第7期5-9,共5页于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其萌生时起,就直面现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联系在一起,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给予历史的支持、历史的智慧。它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客观规律、尊...
关键词:共产主义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俄国十月革命 直面现实 历史辩证法 人民 唯物史观 客观规律 
努力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评于沛《历史的慧眼——今天我们怎样读历史》
《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2期162-175,共14页曹小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世界史书写与话语变迁研究”(16BSS006)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21世纪20年代,整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重大的转折,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国际政治秩序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下滑、局部战争延续不断,原有的世界格局正被多极化趋势取代,逆全球化...
关键词:不可控因素 世界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 多极化趋势 国际政治秩序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生态环境 新形态 
挑战与新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进路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22年第5期114-125,共12页陈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继续致力于去教条化,逐步告别经学模式和经学思维,走上科学求真之路,着手建构本土化的历史体系。面对实证史学的复兴,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包容态度认可其合理...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实证史学 西方史学 去教条化 
“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1-57,共7页靳宝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项目”专项课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历史科学”(20@WTZ005)的阶段成果之一。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史学史领域不断开创,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所追求的是“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宏伟学术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他走过了思想萌发、意识明确、摸索出一点途径、大踏步前进这样一段艰辛历程。通过学...
关键词: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第一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民国时期吕振羽批评郭沫若古史研究的原因及史料学意义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李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19ZDA235)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吕振羽把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批评为实验主义。事实上,无论在治史理念,还是在史学实践方面,郭沫若史学确实具有实验主义特征。但是,郭沫若使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解读中国古史,终于跟以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划界分...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吕振羽 史学批评 史料学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