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作品数:45被引量:26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增阳徐勇王洪江邓大才董江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乡镇论坛》《求是》《人权》《兰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规则型自治:迈向2.0版本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被引量:29
《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3期39-47,共9页邓大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条件研究"(16AZZ012)
21世纪以来,一些经济发达或公共事务较多的地区,出现了以规自治、立规自治的现象,议事会、理事会的规则治理就是规则型自治。规则型自治主要源于经济发展、公共事务建设的内生需求,也源于国家制度改革创新及有情怀官员的外部引进和治理...
关键词:规则型自治 价值型自治 条件型自治 自治规则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和完善路径被引量:5
《学术交流》2018年第1期123-129,共7页王可园 
上海市哲社规划一般项目"驻区单位区域化党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2017BDS001);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协商民主视域下发达地区新居民政治整合研究"
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经历了重点推进村民选举、村务监督制度创新和协商治理实践发展三个阶段。这种发展演进背后的逻辑线索有五个方面:一、其主要经历了一个"从底层创新到上层建制"的发展路径;二、体现了农村民主本质的回归...
关键词:中国农村 村民自治 演进 逻辑 完善路径 
规模与利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空间基础被引量:25
《东南学术》2017年第6期38-44,共7页史亚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村委会下沉自然村的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YJC810012)
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有效的自治基本单元。规模和利益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影响自治基本单元形成和选择的两个关键变量。组织规模性较小、利益相关性较强,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自治基本单元。需要把握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空间...
关键词:组织规模 利益相关 村民自治 基本单元 
权力与权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组织基础被引量:15
《东南学术》2017年第6期45-50,共6页刘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条件研究"(项目编号:16AZZ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条件-形式’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JJDZONGHE010)
权力与权威是影响村民自治单元活力和自治成效的两种组织力量。权威对自治单元的内动力具有强大的激活作用,而权力却难以产生自主能动性。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行政村是由国家权力建构的单元,规模范围超出了权威的效用边界,...
关键词:权力 权威 村民自治 基本单元 
群众参与视角下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被引量:11
《东南学术》2017年第6期57-64,共8页李松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条件研究"(项目编号:16AZZ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条件-形式"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JJDZONGHE010)
群众参与是村民自治的本体特征,不同群众参与能力呈现村民自治基本单元不同选择。以自然村和村民小组作为自治基本单元,型塑群众有效参与的话语空间,便于村民自治有效实现;而以国家建构的行政村作为自治基本单元,超出群众参与的利益空...
关键词:群众参与 村民自治 基本单元 有效实现 
试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参与状况——基于角色理论的视野被引量: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23-125,135,共4页付涛 
村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村民自治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村民自治权不仅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还包括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和知情权。为了使广大农村村民能够行使村民自治权,中央政府围绕村民自治进行了制度设计...
关键词:角色理论 农村 村民自治 参与状况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被引量:65
《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4期47-59,共13页邓大才 
农村基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包括行政基本单元、协调和服务基本单元及自治基本单元。自治基本单元是最靠近家户的一个单元,在历史上自然形成,其规模受农民参与的方便性和合作解决基本公共问题的能力约束,前者称为"参与约...
关键词:中国农村 村民自治 基本单元 “能力标准” “参与标准” “五个因素”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何种民主?何以民主?被引量:9
《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第1期34-45,共12页刘伟 刘瑾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项目号:JZD03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2CZZ048)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国家为了实现乡村地区的有效治理而推进的一项制度。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治理方式的突破,是中国民主化实践的创新之处。国内学术界对村...
关键词: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 民主属性 民主定位 拓展路径 
“村民自治与基层治理”向何处走?——“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与基层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3-41,共9页尹利民 林芝 钟文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健全地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编号:13YJA840029);江西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村委会选举;农民上访与村务腐败关系研究"(编号:JD1350);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加快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编号:14SH01)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与实施以来,全国普遍推行村委会直接选举,全面推动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这一伟大实践的成效十分显著,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已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主流。
关键词:农村村民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研讨会综述 治理 学术 中国 1998年 直接选举 
正义视阈下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选举模式评判与改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43-45,共3页王晓斌 
基于罗尔斯两大正义原则审视当下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五种选举模式,在选举委员会的成立、村委会候选人与正式成员的确定这三个关键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正义问题。重新严格、缜密地设计选举模式并严肃严格执行,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个选民...
关键词:罗尔斯 正义原则 村民自治选举模式 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