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研究

作品数:172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仝婉澄赵山林黄仕忠周阅李玉辉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戏曲研究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卢俊丹 
在中国戏曲研究领域,引入形态学方法,从纵向研究其形态的“层累递进”过程,可见其历史发展、目前现状和未来趋向。从横向研究其各个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相克相生所形成的“格式塔”,可见其本体特征、整体风貌和艺术追求。进而探究制约...
关键词:中国戏曲 形态学 内在结构 外部形式 
发现作者:莎士比亚之于日本戏剧研究的意义及与中国戏曲研究之关系
《戏剧艺术》2024年第4期181-194,共14页孙笛庐 
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中国俗文学东亚流播史研究”(23STA009)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在明治时期通过介绍、翻译、学习、研究莎士比亚,形成了一种“作者”研究范式。这一范式的逻辑基础指向作家在戏剧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威性,并以作家独创能力作为评价戏剧文学的重要维度。日本知识分子通过将戏曲作家近松门左卫门...
关键词:莎士比亚 近松门左卫门 汤显祖 作者研究范式 
赵景深和蒋星煜来往书信的精彩内容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90-93,共4页周锡山 
赵景深(1902-1985)与蒋星煜(1920-2015)是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四大家中的两位,他们学术成果丰硕而杰出。赵景深担任北新书局总编辑二十一年,出版或重版鲁迅的绝大部分著作,还出版了新文学名家的大量著作。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
关键词:赵景深 宋元南戏 中国戏曲研究 元杂剧 曲论初探 蒋星煜 中文系教授 开创性工作 
美国学界元杂剧研究之初步繁荣期(1940—1990)探析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23年第2期308-325,共18页李玉辉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基础研究)“北美地区元代山西杂剧传播与研究”(课题编号:2022YJ081)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可被看作美国汉学界中国戏曲研究的发端阶段1,也是美国汉学界元杂剧研究的兴发阶段,为早期美国汉学界中国戏剧研究的初级阶段,研究者主要为美国旅中传教士学者及华裔学者,其研究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和语言...
关键词:元杂剧研究 美国汉学界 中国戏曲研究 繁荣期 华裔学者 中国戏剧研究 19世纪中期 美国学界 
中国戏曲研究的他者之眼——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
《中华艺术论丛》2022年第2期127-133,共7页俞为民 
中国戏曲研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是随着西学的介入而逐渐登上学术舞台的,近代日本汉学家在其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以近代日本学术转型、汉学史、时代心理等各个方面为背景,尽可能全面地勾勒中国戏曲在...
关键词:中国戏曲研究 王国维 南戏 日本汉学 近代学术转型 
美国汉学界中国戏曲研究之发端——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
《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7期68-76,共9页李玉辉 潘明军 
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基金(CSC NO.201807670007)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中后期,戏院和戏曲成为美国旅中研究者了解中国民情、研究中国社会、向美国民众输入中国国情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卫三畏的译介开启了美国学界的中国戏曲研究。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学界对中国戏曲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研究者包...
关键词:美国中国学 戏曲研究 发端 
美国汉学界中国戏曲研究之发端--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
《中华文化论坛》2022年第2期111-121,158,159,共13页李玉辉 潘明军 
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基金(CSC NO.201807670007)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中后期,戏院和戏曲成为美国旅中研究者了解中国民情、研究中国社会、向美国民众输入中国国情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卫三畏的译介开启了美国学界的中国戏曲研究。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学界对中国戏曲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研究者包...
关键词:美国中国学 戏曲研究 发端 
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汉学路径——兼论汉学家施高德的中国戏曲研究及其价值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7-125,共9页陈思思 梁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9WZXB);福建省社会科学项目(FJ2017C060);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YSK19006R)。
当今中国,文化盛宴异彩纷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完成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互通与互融。文化传播与交流是一个双向度的互动过程,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仅需要我国艺术家走出国门在...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播 中国戏曲 施高德戏曲观 汉学路径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中华戏曲》2020年第2期297-314,共18页孟伟 
2020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平阳元杂剧作家作品在日本”(项目编号:2020YJ074);2019年度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宋元南戏研究”(项目编号:YJSSY201905)。
日本从大正到昭和时期(1912—1989)是中国戏曲研究的显学时期,这一时期,以狩野直喜、青木正儿和吉川幸次郎为代表的"京都学派"a在戏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近年,虽国内开始认识到日本汉学的价值,研究"京都学派"中国学的成果已颇丰,但是,以...
关键词:吉川幸次郎 元杂剧 青木正儿 中国戏曲研究 京都学派 日本汉学 曲词 狩野直喜 
论狩野直喜对王国维中国戏曲研究的继承和补充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1期178-180,共3页傅玉娟 
浙江传媒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计划项目“王国维戏曲研究的对日影响”(编号:ZC18XJ011)的阶段性成果。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在多个学术研究领域留下了开创性的成果。其中,中国戏曲研究是他早期学术研究所开创的新领域之一。他的中国戏曲研究不仅对中国国内学界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也对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
关键词:王国维 狩野直喜 中国戏曲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