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性

作品数:336被引量:3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德昌张祥龙王志刚王天平揭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人性·文学及其他被引量:6
《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75-85,共11页王淑明 
人性问题很早时候在中外学术史上,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我国古代儒家,就有性善、性恶之辩。在西方,首先是很多哲学家们主张普遍永恒的人性,认为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各种性质,都是后天的,不属于自然本性的范围。至于自然本性,则是永恒不...
关键词:人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 我国古代 费尔巴哈 人类本性 私有制 作品 恩格斯 违反人性 形而上学 
文学上共鸣的基础是什么?
《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10-18,共9页洁泯 
一关于文学上的共鸣现象问题,由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引起了讨论,这个讨论是有益的。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不衰,其中某些思想感情所以能引起后人的激动,或者说是共鸣,那是为什么?对这个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解释。人性论者认为,...
关键词:文学作品 古典作品 共鸣 哈姆雷特 人类本性 共同人性 思想力 人性论 思想感情 思想内容 
论“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批判巴人的《论人情》及其他被引量:12
《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28-38,共11页洁泯 
有一个时候,在巴人所写的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当前的文艺问题发表一些奇怪的议论,说什么我们的文艺就是“政治味太浓,人情味太少”,“有些作品不合情理,就是唱‘教条’”,“我们当前的文艺作品中缺乏人情味,那就是说,缺乏人人所能...
关键词:人道主义 人类本性 人情味 人性 巴人 社会主义文学 文艺作品 克思主义 修正主义者 批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