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内传播

作品数:45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力丹陈俊妮刘金星陈红梅聂欣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论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媒体与社会》《声屏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子《道德经》的人内传播思想研究
《文化学刊》2024年第12期252-255,共4页田蕾娅 
老子《道德经》五千余字言简意赅,意境玄妙而充满洞见,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老子的传播观念带有道家避世的批判色彩,但他关于自我认知、修身养性、遵道律己等价值理念与传播学人内传播理论之间存在共通的意义空间...
关键词:老子 人内传播 传播学 
对话自我:数字自我哀悼中的人内传播与情感疗愈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王穗子 姜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话语范式的‘实践转向’研究”(项目编号:20BXW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哀悼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对话,也是个体与他者的情感联结。然而,网络空间中出现了生者悼念自我“死亡”的特殊哀悼实践,指向个体内向的对话与情感体验。基于对话自我理论,以豆瓣小组“网络公墓”中“哀悼”自我的帖子为例,揭示数字...
关键词:数字哀悼 对话自我 人内传播 媒介疗愈 
说给你听:作为语用修辞策略的自言自语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7,共7页胡习之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中国文学修辞百年研究史(1919—2019)”,项目编号:19BZW010。
自言自语,指自己对自己说话。它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生理和语言现象。自言自语作为一种人内传播,能帮助言说主体调节情绪,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放松与自我满足、自我反省,有着积极的作用。自言自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从人内传播向人际...
关键词:自言自语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语用修辞策略 
作为感知的传播:智能传播时代人内传播的媒介物实践被引量:6
《编辑之友》2023年第12期70-76,共7页揭其涛 牛慧清 
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物的介入使人内传播获得了全新的意义,人们所佩戴之“物”、使用之“物”、沉浸之“物”都成为物化的器官,进而重塑人内传播的感知模式。身体与“物”的无缝衔接,使媒介物不仅成为智能传播时代人内传播的基底,且在底层...
关键词:人内传播 媒介物 黏性感知 伦理 
在时间中对话:对人内传播形式的再考察被引量:1
《新闻论坛》2023年第5期84-86,共3页刘爽 
人内传播作为传播学科讨论方向之一,其概念的合法性仍然饱受争议。学界对其概念的批判,主要包括与认知心理学讨论重叠、不能满足传播的结构以及面临二元论的境地。自我对话的视觉图式往往建构了我们对人内传播形式的误解,作为其他传播...
关键词:人内传播 时间性 统一性 元层次 
传播九连环理论假设与国际传播致效可能被引量:1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45-56,共12页姜飞 毛丽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百年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ZDA323);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重点国家传播生态与跨文化传播数据库”(项目编号:YY19SSK06)的研究成果。
基于传播学原理中人内传播六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的分析,增加“认知—态度—行为”后构成传播九连环理论假设,探索“人内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均质文化向异质文化国际传播的双重范式转换。九连环理论假设是信息传...
关键词:人内传播 主体意识 认知传播 九连环理论 国际传播 
社交网络中的MBTI热潮——从传播视角探究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的构建
《时代人物》2023年第21期66-68,共3页谈雅婷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这一人格分类工具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其科学性存在争议,MBTI却以一种社交现象的形态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MBTI 自我认知 人内传播 社会认同 社交传播 
表征与模式: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传者身份与身份传播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靖鸣 冯馨瑶 
传播主体的身份在传播过程中举足轻重,不仅展示其身份地位,而且同时也是进行社会交往的语用手段,直接影响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身份对于人际关系和社群建构的作用模式亦有所不同。通过对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中身份...
关键词:身份 身份传播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从“人内传播”到“人际传播” 超扫描范式在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拓展被引量:5
《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8期51-61,共11页郭婧一 喻国明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虚拟偶像的拟人化指标与用户感知框架研究”及“虚拟偶像的人设特征研究:爱国主义维度”(课题编号:SKLMCPTS202103014,SKLMCPTS202103015)的课题成果。
传播学不仅关注人内的传播过程,也关注人际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传播过程。然而,传统的认知神经传播学范式往往只能描述和分析人内传播的过程,对传播过程中更常见的两个及以上主体之间的互动传播则缺乏足够有效的信息捕捉和效果分析的手...
关键词:认知神经传播学 人际传播 超扫描 人际神经同步 传播效果研究 
主体、表征、交互:人类信息传播的认知动力机制考察被引量:6
《未来传播》2022年第2期25-31,共7页李茂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大数据时代新闻认知传播研究”(17XXW007);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科科研重大成果资助项目。
在经典传播学研究中,“传播”被赋予多重内涵。其中,“主体”“表征”“关系”是三个关键词。从认知传播的视角对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人内传播是其他类型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人类传播活动的本质力量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主体,称为...
关键词:主体 表征 交互 认知传播 人内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