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

作品数:328被引量:32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晓彤俞杰龙闫真牛娜付裕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人情消费礼俗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探析
《新农民》2024年第36期32-34,共3页刘昕 
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也是人们相处之中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和道德规范,现在的农村社会,正常的人情往来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浓厚功利性色彩的交易行为,人们之间的人情味越来越淡薄,人情礼俗消费逐渐异化。为了了解当前农民的消...
关键词:人情消费 礼俗异化 农民生活 
现当代藏族婚礼人情消费变迁研究——以玉树地区为例
《沈阳文旅》2024年第9期103-105,共3页尕松 
本文通过对婚姻概念的简单阐述,表明婚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婚姻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玉树藏族婚礼进行资料收集和个案访谈,比较传统玉树藏族婚礼与现当代玉树藏族婚礼的仪式,运用文化变迁理论简单解析藏族婚礼仪式的变迁及其背...
关键词:变迁研究 人情消费 文化符号 个案访谈 婚礼仪式 玉树地区 资料收集 藏族 
农民之痛:乡村人情的异化
《中国乡村发现》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孙建红 
暑期回家,受邀参加了亲戚朋友的升学宴、结婚典礼等活动,即使没时间参加,“礼”也要到位。听父母说,每年花费在送礼上的钱是一笔大数目,人情消费对于经济基础不甚稳固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成了一种新的负担。不同于城市,乡村是一个基于血...
关键词:人情社会 人情消费 半熟人社会 人情往来 地缘关系 道德责任 结婚典礼 亲戚朋友 
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农业展望》2024年第8期57-64,共8页刘慧 余家凤 何小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GL194)。
人情消费是中国乡村熟人社会维持社会联系的传统习俗,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人情关系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农村人情消费的特征表现,剖析农村人情消费可能会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影响,再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
关键词:农村人情消费 劳动力转移 非农创业 熟人社会 
农村人情消费中的“情”与“债”——基于江苏南通Y村的实证调查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7期193-202,共10页陆佳煜 陆潭晟 
人情消费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维系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在人情消费发生的众多圈层中,农村地区的人情消费状况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以地缘、亲缘为维系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熟人社会,人情取向日益...
关键词:农村家庭 人情消费 消费心理 
农村留守老人人情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5期415-421,共7页郭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受到冲击,大量的农村青年通过务工和升学进入城市发展定居,与此同时,农村也产生了大量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体的留守群体。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要对内操持家庭,还要对外维持社区关系。其...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人情消费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农村人情消费探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7期230-233,共4页陈晓宇 李新阳 
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社区场域中村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人情消费的名目不断增多、频率和金额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农村人情消费逐渐走向异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从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五项基本命...
关键词:人情消费 社会交换理论 报酬 消费观念 
别让春节成为一种负担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4年第2期15-15,共1页关邑 
春节将至,原本是家人团聚、美满和睦的美好佳节,却因为高涨的人情消费、攀比之风,让不少年轻人沦为“恐年族”不仅“钱包受伤”,“脾胃受累”也是不少人的担忧。春节的生活几乎就是从一个饭局到另一个饭局,从喝白酒到喝啤酒,身体实在是...
关键词:人情消费 饭局 春节 年轻人 
包公家宴
《少儿美术》2024年第2期7-9,共3页洪丽(文/图) 程超(文/图) 
一、课程分析本课是从廉政文化入手,将泥塑艺术与包公文化的地方资源相结合进行开发设计的。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肥东县在当地历史人文中探寻清廉源泉,将...
关键词:廉政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情消费 泥塑艺术 清廉文化 文化自信 课程分析 历史人文 
双重结构压力下的农民理性:“零存整取”的人情实践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7-77,共11页陈文江 马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中的价值认同研究”(22&ZD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议题研究”(14ASH003)。
人情消费与乡村社会秩序是一种共生共长的文化现象,人情消费高低涨落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伦理及社会秩序密切关联。调查显示,西北地区的高人情消费是乡村社会为了应对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家庭再生产难题...
关键词:双重结构压力 人情消费 农民理性 文化传统 乡村社会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