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前后

作品数:22被引量:20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占伟杨博杨国华刘志广孙少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华北地震科学》《防灾减灾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MS8.0大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滑动及其西部地壳形变的动态变化
《华北地震科学》2020年第3期27-31,37,共6页陈欣 杨国华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15FY210400);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项目课题“跨断层数据产品数据集”(SJGX-2019-02-01)。
基于鲜水河断裂带及邻近区域GPS资料,以发生汶川MS8.0大震的2008年为时间节点,利用视错动变形系统分析模型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不同时段的滑动与区域形变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大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动态变化是显著的,...
关键词:汶川MS8.0大震 鲜水河断裂带活动 区域变形 动态变化 变形系统分析模型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M_W9.0大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中国地震》2017年第3期424-431,共8页孙丽娜 李皓 齐玉妍 温超 刁桂苓 
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本文选取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西北近海、震中位于巽他海沟的东侧的M_W9.0地震的余震分布空间范围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该区域震源机制,并利用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的一致性参数a进行了地震检验。研究结果表明,M_W≥7.5地震之前...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 震源机制解 一致性参数 预测 
日本3·11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年第4期594-599,共6页李玉江 陈连旺 刘少峰 焦青 荆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3-6);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ZDJ2014-03;ZDJ2014-16;ZDJ2012-09);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专项(2014020203;2015010209)
以跨断层水准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2011-03-11日本东部Mw9.0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114°~119°E,39°~41°N)地壳垂向变形特征。通过构建首都圈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探讨跨越不同几何结构断层的测线所表现出的变形特征的动力学成因...
关键词:日本3·11大地震 跨断层水准 首都圈地区 动力学机制 数值模拟 
GPS资料反映大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水平形变被引量:15
《地震研究》2012年第3期295-302,共8页杨国华 杨博 占伟 刘志广 梁洪宝 
行业科研专项GNSS地壳形变场相关信息的提取及在地震趋势预测中的应用(201208006)资助
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1年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水平形变观测与处理结果,分析了汶川、玉树地震前后该区域水平形变场及其变化,得出:(1)1999~2007年水平运动的大小与方向变化明显,但清晰有序,相对运动一般在15mm/a以内,2009~2011...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水平形变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大震前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的动态变化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223-223,共1页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周伟 陈阜超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壳运动与变形最为突出的地区,最近几年先后发生了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因此,需探究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的动态变化。利用最新版本的GAMIT/GLOBK/QOCA软件对该地区近些年来几乎全部GPS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了汶川和玉树地...
关键词:地壳运动 动态变化 川滇地区 水平运动 地震前 形变场 GPS资料 GAMIT 
大震前水氡同步异常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探讨被引量:18
《地震研究》2010年第3期253-258,共6页张昱 刘小凤 常千军 陈瑶 刘宝勤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2009010103);甘肃地震重点危险区震情深入跟踪项目(2010010105)联合资助
分析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2000年9月12日青海兴海6.6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0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青海、甘肃以及四川北部地区部分水氡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这些测点的观测资料存...
关键词:水氡异常 同步变化 大震前后 地震预测 
汶川M_S8.0级大震前后的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被引量:78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5期1395-1401,共7页郭啟良 王成虎 马洪生 王崇艮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ZDJ-2008-20;ZDJ-2008-40;ZDJ200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704018)资助
在汶川M_s8.0级大震发生前一周,采用水压致裂技术在龙门山发震断裂带±400 m深度上测得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21~22 MPa,与其附近下盘之差高达8~10 MPa.大震后的原地重复测量结果表明,发震断裂带上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分别降低了...
关键词:汶川地震 震前 震后 龙门山断裂带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 
大震前后的唐山
《城市与减灾》2006年第B04期F0002-F0002,共1页
用小波法研究台湾省两次7.6级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被引量:1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陈伯舫 
用小波法分析了台湾省两次Ms 7.6大震(1986年花莲大震和1999年集集大震)前后仑坪台的地磁变化。从小波分析得出的“日变幅差”变化看,两次大地震前一个月内都有异常变化,花莲地震前出现负异常,集集地震前出现正异常。
关键词:小波变换分析 1986年台湾省花莲大地震 1999年台湾省集集大地震 
大震前后中强地震活动格局变化及其预测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10
《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第3期212-217,共6页杨立明 车时 
中国地震局"十五"攻关项目"强地震中期预测新技术;物理基础及其应用研究-01"课题的资助(100501-05-0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40070
从演化的角度研究了1950年以来青藏块体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大尺度的空间有序性及震后活动格局的转折变化。结果指出,大震前大尺度地震活动时空有序图像的出现是大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7级以上地震的中期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大震后...
关键词:地震活动 时空有序图像 活动格局 转折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