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

作品数:2366被引量:279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无未邱美琼石川三佐男黄才贵贺美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醉翁之意不在酒——漫谈宋太祖与酒
《文史知识》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王瑞来 
宋太祖赵匡胤与酒的缘分甚深。喜欢饮酒,也曾醉酒,皇位因酒而得,大事因酒而决,最后性命或许也是因酒而丧。以上所说,基本件件可以缘实,并非虚妄。日本学者荒木敏一曾写过《宋太祖酒癖考》。
关键词:宋太祖 饮酒 日本学者 赵匡胤 
日本学者六朝诗歌研究一瞥
《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152-159,共8页孙明君 
日本有关中国六朝文学研究的综述性文章。笔者只见到一篇,即松本幸男发表于1980年的一篇短文——《我国关于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的八十年(1900-1980)》,该文最初发表于《立命馆文学》第422、423号《思想的动向》(1980),后收入作者...
关键词:日本学者 诗歌研究 六朝 文学研究 文章 诗坛 魏晋 
日本当代的《长恨歌》研究
《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125-125,共1页
《南开学报》2009年第3期刊登了日本学者下定雅弘的《解读(长恨歌)》,作者认为,《长恨歌》是以玄宗和杨贵妃为主人公描述爱的无限力量的作品。一个男人,如果真爱上一个女人,就会沉溺于其中不可自拔,从而一味地向这个女人求爱;...
关键词:《长恨歌》 日本学者 《长恨歌传》 白居易 主人公 杨贵妃 女人 沉溺 
说说敦煌写本S.6557中的“鬓局”
《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63-66,共4页石立善 
敦煌写本S.6557现藏大英博物馆,是唐代禅僧神会(684--758)语录的一个新写本,由日本学者人矢义高(1910--1998)于1957年秋首先发现(参照入矢义高著、石立善译《回忆胡适先生》,《胡适研究通讯》第3期,胡适研究会,2008)。
关键词:敦煌写本 胡适研究 大英博物馆 日本学者 
近年日本元明清诗文研究
《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148-148,共1页
21世纪以来,在元明清诗文研究领域,作为中国学研究比较发达的日本.他们研究的现状如何,中国元明清文学研究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处于什么位置.关注点有哪些,在观点和方法等方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呢?中国社会科学...
关键词:明清诗文研究 日本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学研究 大学学报 元明清 
市河宽斋与日本的陆游诗歌研究
《文史知识》2005年第11期123-127,共5页郝润华 许琰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十分丰富,现存诗歌有近万首;他的诗歌在宋代极具特色和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波及日本。尤其是在其江户时代,陆游的诗歌引起了当时日本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
关键词:诗歌研究 日本学者 陆游 中国古代文学史 江户时代 诗人 创作 
狷介书生谷川道雄——一位日本学者对中国中世的探索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00年第12期75-81,共7页马彪 
在日本京都谷川研究室里,壁上那幅书有“狷斋”二字的单条是谷川道雄先生自题的室名。“狷”字当出自《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然索其古义,“狷”
关键词:谷川道雄 日本 中国学 中国史学 中世共同体论 
出云王国:东瀛考古新发现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59-63,共5页刘伟文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远流长,囿于各种资料的缺乏,先秦时代中日文化的交流尚缺乏整体性研究。最近日本西海岸岛根县古出云地区一带,发现一系列弥生时期(公元前300—300)的考古遗迹,且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特征,不仅在日本又掀起对古代"出...
关键词:新发现 青铜器 考古 中日文化交流 文化特征 日本学者 遗迹 王国 公元前 整体性研究 
茶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三条通道
《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78-81,共4页臧嵘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张蓦"凿空"了一条中西通道,到上个世纪末,被德国学者李希餐芬命名为SilkR以记,中译名为"丝绸之路"。过了大约一千年,我国唐宋时期,又兴起了主要是海上的中西通道,陶瓷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远销地区不仅是欧洲,最远甚...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 第三条通道 丝绸之路 茶文化 陶瓷之路 日本学者 欧洲 唐宋时期 世纪初 经济文化交流 
元代汉籍在日本的流传和翻刻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36-42,共7页周清澍 
隋唐以来,日本多次遣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并携回中国书籍。宋代刻书业兴起,书可大量印刷,汉籍成批传入日本。当时来华日本人以求佛问法的僧人居多,他们主要是求取佛经,顺便也带回世俗书籍。现在有据可查的,则有辨圆圆尔(1202-1280)来华...
关键词:日本人 元朝 元代 刻书业 日本学者 中国文化 汉籍 大藏经 印刷 禅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