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方言

作品数:13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秀玲牟海霞刘冬冰岳立静田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科技》《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方言》《德州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照方言中的“敢自”
《汉字文化》2022年第2期19-21,共3页邴兴星 
本文先阐述"敢自"在日照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并进一步分析"敢"和"自"各自的语法化情况。
关键词:方言 语法化 用法 
山东日照方言的“或了”句和“的或了”句
《方言》2014年第4期365-375,共11页房日亮 
本文先描写和分析山东日照方言中的"或了"句和"的或了"句,然后讨论"或了"句、"的或了"句的语义差别及相关的删略规则等问题。本文认为,"的或了"句系由"或了"句发展而来,典型"的或了"句则是由基于反三段论演绎推理的特殊"或了"句进行可...
关键词:山东日照方言 “或了”句 “的或了”句 删略规则 演绎推理 主观化 
日照方言舌冠擦音的发音部位
《艺术科技》2014年第10期220-220,61,共2页李芳 
本文通过静态舌面位置和腭位调查的方法,对日照方言舌冠擦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实验研究法与传统方言学的调查研究有相同之处,也有补充与不同点。传统上的舌尖前音t应该为舌面音。除此之外,在发音部位上补充了被动发音部位。
关键词:日照方言 舌冠擦音 实验语音 发音部位 
日照方言古“日”母字读半元音原因探析
《德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1-103,共3页李玉玲 
古"日"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声母的基本来源,而日照方言中,古"日"母字读为半元音[j]。究其因,日照方言中,古日[n]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经过变[]或[z]的阶段,而是直接变为[],而[]的发展部位近[j],所以又发伴半元音[j]。
关键词:古“日”母字 半元音 日照方言 原因 
日照方言塞音韵尾的类型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154-158,2,共5页娄华荣 
日照方言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文首先对其语言影响颇深的根源社会性加以论述。针对日照方言中突出的塞音韵尾类型:口塞韵尾及演变状态进行系统阐述,塞音尾的音值带纵观日照方言塞音韵尾的上古、《广韵》、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部的音值...
关键词:日照方言 社会性 塞音韵尾 类型 
山东日照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年第8期43-45,103,共4页王婷 
山东日照方言有四种声调,两字组连读共有十六种组合,其中八种发生了连读变调。运用优选论对日照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进行音系分析,提出日照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排列顺序。
关键词:日照方言 声调 连读变调 优选论 
山东日照方言的优选论分析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4期240-241,共2页田萍 
为了探索日照方言的音系特征,本文用优选论对日照方言进行分析,发现日照方言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字调不能同时出现、去声前不能出现降调,违反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生连读变调,并且变调总是发生在左字调,右字调永远保持底层形式不变。
关键词:连续变调 优选论 日照方言 
从日照语音和方言特征词来看日照方言的文化传承性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3期89-91,共3页吴秀玲 刘冬冰 
我们主要从语音和方言特征词两方面看日照方言的文化传承性。日照语音有历史上日照经济活动中心变化的痕迹。日照的古语词、产生于近现代的词语及当代日照石臼和莒县方言的差异都体现了语言的文化传承性。
关键词:日照方言 语音 方言特征词 文化传承性 
山东日照方言中的连读变调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年第1期106-108,共3页吴秀玲 刘冬冰 
日照方言划归山东方言东区的东潍片。其四个调类的调值是:阴平214,阳平53,上声55,去声31。本文主要探讨了日照方言中两字组、三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以期表现日照市的语音特点。
关键词:日照方言 两字组 三字组 连读变调 
日照方言舌音端组的读音类型及其成因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年第3期105-106,共2页张锋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日照方言中端、透两组的读音类型及地域分布做了梳理。其读音共分两类,A类只读成一套声母,B类读为两套声母;日照方言中端组声母的读音并未遵循普通话中端组声母读音的演化规则,在中古知组变为舌面辅音之后,...
关键词:日照方言 舌音端组 读音类型 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