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活性物质

作品数:21被引量:1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潘伟斌杨丽丽李燕尹平河沈琦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微生物学通报》《水生生物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溶藻细菌筛选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水生生物学报》2020年第3期638-646,共9页陈莉婷 左俊 宋立荣 刘津 甘南琴 
江西省水利科技重大项目(KT201602)资助。
从太湖水华水体中分离纯化细菌,再将细菌的LB液体和固体斜面纯培养物分别收集后感染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胞,从中筛选出7株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并对其中一株溶藻细菌THW7的溶藻方式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溶藻细菌 筛选方法 溶藻方式 生理活性 
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的环境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生物技术通讯》2018年第4期521-524,共4页司晓光 张晓青 郝建安 杜瑾 张爱君 曹军瑞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K-JBYWF-2017-G14)
目的:探讨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对酸碱度、温度、反复冻融等的耐受性,获得其最佳运输、贮存和使用条件。方法:在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藻液中添加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物质,显微计数获得藻细胞变化曲线。结果:获得的溶藻活性物质的活性在20...
关键词:芽孢杆菌 溶藻 活性物质 稳定性 
溶藻细菌应用于生物杀藻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净水技术》2017年第9期27-33,共7页宁华 王琼瑶 程祖强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1SZZ036)
溶藻细菌为有害藻类防治提供了新的生物对策,利用溶藻细菌制备生物杀藻剂可成为未来控藻的有效方式。根据现有的研究报道,对溶藻细菌所分泌的部分具有应用前景的溶藻活性物质,以及利用溶藻细菌制备生物杀藻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探...
关键词:溶藻细菌 溶藻活性物质 生物杀藻剂 应用 研究进展 
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1期34-35,共2页田小方 
本文对细菌F5-2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行了稳定性、透析、核酸酶及蛋白酶、醇沉和萃取等试验,结果显示,该物质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分子量小于2,000Da,不属于核酸及蛋白质,多糖类,极性较小。
关键词:溶藻细菌 溶藻活性物质 理化性质 
溶藻活性物质对棕囊藻溶藻及其脂肪酸影响的模拟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15年第9期3255-3261,共7页杨秋婵 赵玲 尹平河 谭烁 舒万姣 侯少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68);NFS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133003)
为了探讨芽孢杆菌B1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特性和藻毒素物质脂肪酸的影响,比较了模拟自然水体中叶绿素a、p 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和营养元素N、P浓度在溶藻前后的变化,并利用GC-MS检测了球形棕囊藻脂肪酸的成...
关键词:芽孢杆菌 胞外活性物质 球形棕囊藻 水质参数 脂肪酸 
溶藻细菌S7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9期141-145,共5页王金霞 罗固源 叶姜瑜 许晓毅 刘静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7DFA90660);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6AA7003)
为了对菌株S7胞外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对溶藻细菌S7所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进而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该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甲醇洗脱组分的溶藻效果最强,紫外光谱扫描结...
关键词:溶藻细菌 铜绿微囊藻 溶藻活性物质 纯化 鉴定 
溶藻细菌H5对汉斯冠盘藻的溶藻特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13期3011-3014,共4页刘国勇 胡亚平 石小丹 聂小倩 黄应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96);三峡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KJ2008B016)
为了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H5的溶藻特性,采用透析、乙醇沉淀、有机溶剂萃取、酸碱稳定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H5溶藻活性物质的特性。结果表明,H5的溶藻活性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5~7.0 ku之间,不能用乙醇沉淀法完全分离,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关键词:溶藻细菌 溶藻活性物质 溶藻特性 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 
一株芽孢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特性研究被引量:3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28-30,39,共4页许波 于靓 熊儒先 缪礼鸿 
广西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No.1099069-2);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20637175-4)
溶藻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藻类生物量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一株溶藻芽孢杆菌T1产生的溶藻活性物质的耐热性及培养基和pH值等因子对溶藻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1菌液经115℃高温处理...
关键词:溶藻细菌 芽孢杆菌 溶藻活性物质 特性 
溶藻细菌L7的高密度培养及溶藻活性物质提纯鉴定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杨丽丽 潘伟斌 温勇 陈群 
广州市黄埔区环境保护局资助项目(302D804212)
针对一株溶藻细菌L7,探索溶藻细菌高密度培养的工艺参数及溶藻活性物质提纯鉴定的关键技术,为生物杀藻剂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在溶藻细菌L7的高密度培养阶段,通过设置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应用摇瓶及自动发酵罐筛选出适宜培养溶藻细...
关键词:溶藻细菌 溶藻活性物质 高密度培养 提纯鉴定 水华鱼腥藻 
溶藻细菌BS03分离、鉴定及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44-52,共9页李东 安新丽 傅丽君 林毅 郑天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No.40930847;3107044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0J01150);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No.201305016;201305041;201305022)~~
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筛选出一株对产贝毒赤潮原因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tense)具有强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S03,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BS03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和溶藻...
关键词:溶藻细菌 溶藻活性物质 赤潮 塔玛亚历山大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