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机制

作品数:204被引量:203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方浩张友军褚栋刘万学戴志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化检验:解读病毒与身体的“化学对话”
《健康养生》2025年第8期36-37,共2页代薇 徐辉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在传染病的诊断领域,早已突破了传统临床症状和医学影像检查的局限。生化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病毒与人体之间的“化学对话”更加清晰和准确。这些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手段...
关键词:病毒 身体 精准治疗 入侵机制 化学对话 实验室检测 
大狼毒主要化感物质对亚高山草甸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草地学报》2025年第4期1137-1144,共8页王继才 罗钦 初晓辉 段青松 陈平平 杨欣 陈正发 单贵莲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YNWR-QNBJ-2018-031);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2101BD070001-068、202301BD070001-134、202301BD070001-174);云南省水利科技项目(2023BG204001)资助。
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 Boiss.)为亚高山草甸的退化指示物种,研究其入侵扩张对土壤养分转化产生的影响对揭示其入侵机制意义重大。为探明大狼毒分泌释放的酚酸、生物碱对草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添加0(...
关键词:有毒植物 大狼毒 化感物质 土壤氮转化 入侵机制 
逃逸外来植物肿柄菊的入侵机制及其防治与利用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2025年第6期82-86,共5页曹琦 桂西茶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S521)。
肿柄菊是云南省主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其具备较强的逃逸能力,可在分布地区迅速繁殖,对逃逸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介绍了肿柄菊的生物学特性,从地理气候条件、繁殖能力、竞争力、化感作用、土壤微生...
关键词:肿柄菊 外来植物 生物学特性 入侵机制 防治与利用 研究进展 
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入侵轨迹及防治前景
《中国农学通报》2025年第9期149-156,共8页杨蕊萌 闫国永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入侵机制”(ZR202204010049)。
互花米草作为外来入侵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迅速扩散,加速土壤盐渍化,威胁本地物种,破坏了生态系统健康。本研究通过遥感卫星图片分析技术,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互花米草入侵足迹,发现互花米草完成定殖后(2004年前),迅速占领入侵生境...
关键词:互花米草 黄河三角洲 入侵机制 入侵轨迹 防治策略 
园林植物马缨丹引种过程中生物入侵机制与防治对策
《现代园艺》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韦彩飞 
园林植物的引种提高了园林本身的丰富度,使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更多的可能性,但也直接导致了外来植物的比例升高,让园林绿化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以马缨丹为例,对园林植物引入过程中的入侵现状、入侵机制、入侵危害进...
关键词:马缨丹 园林植物 生物入侵 防治 
猪肠道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2024年第12期2667-2672,共6页谷九龙 黄石磊 尹艳玲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2303516);重庆市万州区博士直通车科研资助项目(wzstc2023041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KJQN20220351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资助项目(cqsx2021001)。
猪肠道冠状病毒(SeCoVs)是导致新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TGEV和PEDV已在猪群中传播长达几十年而...
关键词:猪肠道冠状病毒 致病机制 入侵机制 免疫逃逸 
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研究进展
《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11期20-22,共3页胡文静 闫淑君 程敏 顾灵桢 吕蔚 
福建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KY-090000-04-2022-014)。
白花鬼针草是我国恶性入侵植物,现已扩散至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严重影响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其形态特征、繁殖特性和化感作用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对此,综述了白花鬼针草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
关键词:白花鬼针草 入侵植物 入侵机制 防治工作 
伊犁河谷不同入侵程度意大利苍耳各器官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
《草业科学》2024年第11期2553-2563,共11页刘璇 崔东 刘文新 赵阳 依里帆·艾克拜尔江 吕丽琴 武玉鑫 江智诚 闫江超 李金哥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405);伊犁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CXZK2021007)。
为探讨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在不同入侵程度下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意大利苍耳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入侵程度其根茎叶碳(C)、氮(N)、磷(P)、钾(K)的含量及其比值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不同入侵程度下意大利苍耳的C...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植物入侵 入侵机制 养分元素 生态系统 
活细胞成像技术揭示SARS-CoV-2病毒利用宿主动态丝状伪足进入细胞
《科学通报》2024年第32期4662-4664,共3页张悦 酒亚明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已有超过7.6亿人感染,造成695万人死亡,对全球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1]).SARSCoV-2通过其刺突蛋白(Spike,S)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组织嗜性 内吞作用 广谱抗病毒 全球健康 ACE2 入侵机制 受体结合 
入侵种黄顶菊与3个本地种竞争的生长及生理差异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10期2269-2277,共9页胡璐祎 张渊媛 张衍亮 桑卫国 原雪姣 杨峥 陈颀 钟震宇 白加德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财政资助项目(No.11000024T000002940734)。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作为我国华北地区典型入侵植物,在进入新生境后会改变土壤养分特征,对本地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目前对黄顶菊入侵后与本地种竞争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为进一步厘清黄顶菊与不同本地种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入侵植物 黄顶菊 种间竞争 入侵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