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腔艺术

作品数:25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梁佶中蓝雪霏胡芝风王冰周霞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歌海》《音乐创作》《民族音乐》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民族声乐润腔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22年第5期10-12,共3页夏毅和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其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从词曲、旋律还是节奏亦或是表述情义等方面都有较为出色的美感。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呈现上,其会有较为出色的润腔审美表现,无论是从艺术技巧,还是从审美特点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意蕴。通过润腔...
关键词:民族声乐 润腔艺术 审美特征 分析和解读 
龙江剧名家白淑贤的润腔艺术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2年第1期109-115,共7页宋超 王鸿俊 
白淑贤作为龙江剧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塑造的黑土刘金定、关东贾宝玉、塞北花木兰的形象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享誉全国,创造了龙江剧的繁荣和辉煌。本研究借助现代计算机可视软件,探讨白淑贤的润腔特色,将感性的演唱特点描述通过...
关键词:白淑贤 龙江剧 润腔 可视化 音乐表演 
豫剧演唱力度性润腔艺术形态分析
《中国音乐》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郭克俭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005)的阶段成果。
"润腔"是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的重要话语,作为中国传统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豫剧,"润腔"同样是豫剧演员唱腔演习技巧、艺术鉴赏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流派特征。豫剧演唱"润腔"技巧十分丰富,文章仅以音乐表...
关键词:中国豫剧 演唱艺术 力度性润腔 形态分析 
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分析
《黄河之声》2020年第10期164-165,共2页刘之苹 
润腔是民族声乐演唱中一种重要的技巧,会对最终作品演唱的风格与韵味产生直接影响,加强其艺术特色与技法的专项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民族声乐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润腔艺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 润腔艺术 
汉剧名家程彩萍的润腔艺术——不同时期代表性唱段的音响形态分析被引量:4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7-28,共12页郭苗苗 蔡际洲 
文章以汉剧名家程彩萍不同时期代表性唱段的音频、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润腔特色及其发展变迁为研究主旨,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音色、音高、节奏和力度四个方面,对其润腔艺术进行音响形态分析。
关键词:汉剧 程彩萍 润腔 音响形态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湖北潜江民歌的音乐风格及润腔艺术
《艺术教育》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徐桦 
武汉音乐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与创作项目“湖北传统暨民间唱腔艺术个案研究”,项目编号:2019xjkt02.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也集中体现出该地域人民的情感和寄托。因此,对民歌的探究不仅对传统音乐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以湖北潜江民歌为例,分别从旋律、节奏、调式调性、衬词...
关键词:潜江民歌 音乐风格 润腔艺术 
浅谈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
《戏剧之家》2019年第22期67-67,共1页丁馨韵 
通俗歌曲唱法传到中国之后快速发展,在当前中国社会中已经家喻户晓,就这种技术的唱法来说,其在本质上十分接近口语化,对于音域所涉及到的范围也大都是人们生活中所能触及到的,普遍存在于自然音域的范围之内,所以和其它的唱法相比更容易...
关键词:润腔 通俗唱法 民族唱法 对比借鉴 
试分析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 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被引量:1
《艺术大观》2019年第20期0053-0053,共1页王志英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如从国外传入的通俗歌曲唱法在中国也得到快速传播,这种通俗歌曲唱法在特性上与口语十分相近,所涉及的音域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音域范围也属于自然音域。这种比较接近群众的歌...
关键词:通俗唱法 润腔技巧 民族唱法 
广西壮族民歌音色型润腔及审美取向探微被引量:3
《民族音乐》2018年第4期6-7,共2页温泉 
2016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润腔技艺与审美取向研究"(批准号:16DD34)阶段性成果
润腔艺术是我国传统歌唱艺术的瑰宝,自1964年6月10日于会泳先生的《文汇报》正式公开提出"润腔"一词以来,涌现《论润腔》《"润腔"初探》《汉族民歌润腔概论》等一批著述。以往研究中,关于"润腔"界定大体相同,即歌者(奏者)通过...
关键词:润腔艺术 审美取向 壮族民歌 音色 广西 《文汇报》 歌唱艺术 汉族民歌 
润腔艺术在秦派二胡与江南二胡中的体现——以《秦腔主题随想曲》与《姑苏春晓》为例被引量:4
《当代音乐》2017年第22期52-53,67,共3页周霞 
二胡自唐朝的"奚琴"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诸多流派,多以地域划分,其中"秦派二胡"与"江南二胡"流传时间较长、影响地域较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及多首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品。本文以《秦腔主题随想曲》与《姑苏春...
关键词:润腔艺术 秦派二胡 江南二胡 《秦腔主题随想曲》 《姑苏春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