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

作品数:617被引量:63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海水黄娟韩铭周惠蔡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大学化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分布分数图对一元弱酸相关的滴定曲线的讨论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1年第9期229-234,共6页李娜 
对基于分布分数图确定一元弱酸的滴定曲线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分布分数图 分布分数 酸碱平衡 酸碱滴定 滴定误差 
一元弱酸HA和HB混合溶液的pH计算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1年第6期217-221,共5页何大卫 王海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3072)。
对于一元弱酸HA或HB的纯溶液,如果CHAKHA>10KW和CHBKHB>10KW,则可用一元弱酸溶液中H^(+)浓度的近似式分别得到纯HA溶液的[H^(+)]_(HA)和纯HB溶液的[H^(+)]_(HB)。本文研究了HA和HB混合酸溶液近似氢离子浓度[H^(+)]_p与[H^(+)]_(HA)和[H^...
关键词:一元弱酸 混合溶液 PH 近似式 
酸碱滴定中强碱滴定弱酸滴定初始曲线的数学解释--以NaOH滴定HAc为例被引量:3
《大学化学》2021年第6期179-184,共6页孙树喆 张泽浩 张斌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研究课题(20180212)。
NaOH滴定HAc的酸碱滴定曲线(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第6版上册)在滴定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凸出部分,与同浓度条件下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有显著差异。本文利用酸碱反应中的各种平衡关系式推导出该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图像证明曲...
关键词: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 滴定曲线 酸碱平衡 数学模型 
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简易通用计算方法被引量:4
《大学化学》2016年第11期89-92,共4页柳青 王海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36)
提出了计算多元弱酸(或碱)溶液p H的新方法。该计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限制条件简单,即多项式中某一项小于最大项的5%即可忽略该项贡献;计算过程和步骤清晰易记;通用性好,一元或多元弱酸(碱)溶液p H计算均可适用。
关键词:多元弱酸 多元弱碱 PH计算 新方法 
多元弱酸的准确滴定被引量:2
《大学化学》2016年第9期98-102,共5页乔成立 李文新 
用二元弱酸滴定的林邦滴定曲线方程推导第一和第二滴定突跃绝对值,用第一和第二滴定突跃绝对值推导二元弱酸第一和第二级解离的H+准确滴定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多元弱酸的准确滴定。
关键词:多元弱酸滴定 滴定突跃绝对值 滴定曲线方程 
关于多元弱酸逐级电离常数递减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14年第5期82-83,共2页张荣荣 冯长君 
徐州市科技局基金(No.XM13B111);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97)
多元弱酸逐级电离常数(Ka,n)锐减的真正原因:一是电离过程,即从带负电荷越多的(含氢)酸根负离子中电离出H+,受到的静电引力越大,越难电离;二是酸根离子得到质子过程,即H+与负电荷越多的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越强,致使平衡左移。故有Ka,1>>...
关键词:多元弱酸 逐级电离常数 静电引力 热力学 
基于真实情境下问题探究的分析化学课程设计——以“一元弱酸、弱碱及多元酸碱的滴定”为例被引量:9
《大学化学》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邓海山 
"青蓝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No.ysxk-2010);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No.Nzyzyxjg-1007)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沿着情境线、问题线和知识线3条线索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概括提炼可迁移的学习策略,形成学习能力。通过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设计 分析化学 建构主义 情境教学法 问题解决 
利用分布系数概念推导弱酸溶液[H^+]计算公式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11年第5期85-87,共3页张宏芳 郗娟 王超展 
提出了灵活运用分布系数概念推导一元弱酸H+浓度计算公式的方法,并给出了较为简化的推导过程。
关键词:分析化学 滴定分析 [H+]计算 分布系数 
强酸和弱酸混合溶液直接滴定的条件被引量:2
《大学化学》2006年第2期63-64,共2页开小明 
讨论了强酸和弱酸混合溶液直接滴定的条件,并绘制了混合溶液滴定曲线,为强酸和弱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键词:混合溶液 直接滴定 弱酸 强酸 滴定曲线 理论根据 
多元弱酸(碱)平衡体系中平衡型体浓度的精确数值解法被引量:2
《大学化学》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宋强 杨晓光 
提出了在多元弱酸(碱)平衡体系中各种平衡型体浓度精确求解的新处理方法。抽象出一般性精确浓度数值解法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框图。计算过程实用、新颖。
关键词:多元弱酸 多元弱碱 平衡体系 平衡体浓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