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地带

作品数:50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启良陆迁湛柏明陈栋生张江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环渤海经济瞭望》《农村财务会计》《调研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流业发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梁嘉 
一、前言中国的乡村人口占比较大,超过三分之一,因此,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能否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影响作用是怎么样的,这对于日后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全国31个省市...
关键词:三大经济地带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物流业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促进作用 实证方法研究 三分之一 面板数据 
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5年三大经济地带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9
《兰州学刊》2018年第5期200-208,共9页王飞鹏 白卫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平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RK03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新常态下的产业;人口;就业;教育与社会保障政策仿真研究"(项目编号:ZR2015GL013);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价值取向及统战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CTZJ05)
文章以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地带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8—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研究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1)静态依赖性受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功能定位影响,全国整体呈现正向作用,...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PVAR模型 
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6期154-154,共1页邢智仓 郭加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两大主要特征,尤其是经济增长由传统过度依赖要素投入引领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新时期暴露出极大的弊端。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资源丰富的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一直将资源、能...
关键词:新常态 中西部地区 三大经济地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创新驱动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完全测度的投入产出方法被引量:1
《税务与经济》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付荣 文娟 
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1JZD01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关联特征及支柱产业研究"(项目编号:11AT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国民核算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基本投入产出方法的调整,采用加权的投入产出系数,对三大经济地带的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三大经济地带的支柱产业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基于完全测度的加权投入产出系...
关键词:三大经济地带 产业关联 加权的影响力系数 加权的感应度系数 聚类分析 
FDI对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3期73-78,共6页周启良 湛柏明 
FD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的FD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通过对中国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FDI流量对中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较明显的正面作用,且对东部地...
关键词:FDI 就业效应 技术外溢 
FDI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5-33,共9页周启良 湛柏明 
FD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的FD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FDI对我国就业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并就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FDI 就业效应 技术外溢 
FDI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89-95,共7页周启良 
FD 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的FD 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FD I对我国就业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并就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FDI 就业效应 技术外溢 
FDI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25-31,共7页周启良 
FDI的就业效应按其作用内容可分为就业数量效应和就业质量效应。利用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FDI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FDI对我国就业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得出FDI对东、中、西部地区就业数量和...
关键词:FDI   西部地区 就业效应 就业数量效应 就业质量效应 
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及成因被引量:14
《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13-18,共6页张秀生 陈慧女 杨刚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研究>(05※ZD047);教育部<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JY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不过与此同时,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1970年代末以来,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 三大经济地带 演变 成因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被引量:3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0期31-33,共3页陆迁 赵学平 
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城乡收入差距及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研究"的部分成果(0508)
文章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但其差距有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工资性...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吉尼系数 泰尔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