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理论

作品数:42被引量:50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付士根王云海吴慧芳李文敏李曦滨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矿业工程研究》《矿山测量》《河北冶金》《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岩层挠曲变形的“竖三带”理论判别方法及工程应用被引量:7
《煤炭科学技术》2022年第10期42-50,共9页杨伟强 郭文兵 赵高博 马志宝 杨达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111,U1810203);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SFRF210103)。
煤矿采动覆岩“竖三带”(垮落带、断裂带与弯曲下沉带)范围的合理确定,对瓦斯抽采、“三下”采煤和采煤沉陷区建(构)筑物的地基稳定性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基于岩层挠曲变形的采动覆岩“...
关键词:采动覆岩 “竖三带” 垮落带 导水裂缝带 岩层移动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影响分析研究被引量:2
《山西建筑》2021年第9期73-76,共4页庞磊 
随着金属矿山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给矿山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地方居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引发了多起企业与地方的矛盾。研究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影响和预测,妥善化解企地矛盾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三带理论”、塌...
关键词:企地矛盾 三带理论 采空区 地表塌陷 
西曲矿12314工作面蹬空开采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江西煤炭科技》2021年第1期57-59,共3页曹冬冬 
以西曲矿2号煤层12314工作面蹬空开采为实际工程背景,综合运用比值分析法、“三带”理论分析法、围岩平衡分析法和经验公式分析法等四种分析方法,对其蹬空开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蹬空开采区域可能遇到的情况提出建议,以保证1231...
关键词:工作面 蹬空开采 围岩平衡 “三带”理论 
某金属矿山采空区安全评估方法探索与应用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年第5期48-51,共4页于文龙 赵旭阳 
我国金属矿山具有分布范围广,总量大,空间形态多样、规律性差的特点。随着采空区塌陷事故的增多,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估采空区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某金属矿山采空区,采用"三带理论"...
关键词:金属矿山 采空区 “三带理论” 岩石移动带理论 数值模拟 
矿井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的理论探析被引量:2
《陕西煤炭》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李晋 
突水通道是突水形成的必要条件,为此,对工作面底板的突水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合下三带理论,将工作面底板的突水类型划分为正常型和构造性,对采场采动作用下工作面底板隔水层进行三带划分和厚度计算。结果表明,正常型突水过程的本质就...
关键词:底板 下三带理论 断层 突水机理 
煤矿采空区对隧道的安全性影响分析被引量:2
《采矿技术》2018年第5期70-72,共3页杨晓达 闻磊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越矿区,而矿区存在采空区,地质状况比较复杂,很容易给隧道施工带来困难和危险,因此提前估计采空区对隧道施工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有很重要的意义。以某隧道穿越煤矿矿区为例,采用三带理论预计裂隙...
关键词:隧道施工 煤矿采空区 三带理论 顶板冒落 
赵庄煤矿3号、15号煤层带压开采可行性评价
《煤》2018年第8期56-59,共4页赵璐璐 
赵庄煤矿3号、15号煤层底板由于受深部高承压奥灰水的威胁,开采前需进行带压开采安全评价。文章在深入分析赵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突水系数法对赵庄煤矿3号、15号煤层带压开采区域进行了安全评价,将其划分为安全区、相对安...
关键词:带压开采 突水系数 安全评价 “下三带”理论 
“三下”开采对古长城保护方案研究
《世界有色金属》2018年第7期236-239,共4页姜桂鹏 杨桂涛 刘新刚 
通过某钼矿开采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地下矿山开采岩石顶板的稳定性及地表塌陷对岩移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指导依据,特别是对"三下"开采中地表构、建筑物的安全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下开采 长城保护 空区稳定性 三带理论 爆破震动 
基于“三带”理论的金属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变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现代矿业》2017年第12期179-180,共2页王士彪 
为了确保地表尾矿库的稳定,利用"三带"理论分析研究某金银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变形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矿体开采过程中裂隙带与地表最近距离约93.61 m,最远距离约213.81 m,整体距地表较远,裂隙带与地表之间的保护带较厚,地下开采对...
关键词:“三带”理论 地下开采 地表变形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煤炭技术》2017年第5期203-205,共3页许光伟 韩汶江 王昌祥 张承冉 
以矿压理论、"上三带"理论为基础,从岩层碎胀特性及岩层组合运动出发分析,分别推导出了垮落带高度为(2.17~1.67)倍的采高、裂隙带高度为(6.67~10)倍的采高,从而推导出了导水裂隙带的初步预计高度为(8.34~12.17)倍的采高,依据煤矿地质条...
关键词:“上三带”理论 碎胀特性 导水裂隙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