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状冷凝传热

作品数:17被引量: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学虎兰忠宋永吉周兴东林纪方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化工学报》《制冷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PVDF中空纤维换热管超疏水表面强化蒸气滴状冷凝传热被引量:2
《化工学报》2019年第4期1331-1339,共9页柴叶霞 陈华艳 贾悦 李丹丹 武春瑞 吕晓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41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JCYBJC17400)
为了提高塑料换热管的传热性能,通过两步涂覆法制备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复合塑料换热管。首先采用多孔PVDF中空纤维膜为支撑层,以导热材料纳米ZnO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皮层,制备了具有致密外表皮层的复合塑料换热管。其次为了强化...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塑料换热管 超疏水表面 滴状冷凝 传热系数 
疏水表面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分析被引量:9
《制冷技术》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齐隽楠 吴嘉峰 陈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76035;51206022)
为了深入考察竖直表面上滴状冷凝强化蒸汽冷凝传热过程的作用机理,设计了滴状冷凝(DWC)、膜状冷凝(FWC)两种冷凝形态的疏水和亲水竖直圆柱形表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0 k Pa压力和相同过冷度的情况下,滴状冷凝传热量是膜...
关键词:疏水表面 亲水表面 滴状冷凝 膜状冷凝 实验 
激光表面改性促进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热加工工艺》2012年第10期133-135,共3页李瑞卿 彭如恕 刘清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2011FJ3186)
采用激光表面处理的方法,优化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改性表面的冷凝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比较研究。发现了激光表面改性换热管促进了滴状冷凝形态特性,提高了凝结换热系数;通过对改性层组织结构的观察与分析,促进了滴状冷凝的机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激光改性 滴状冷凝 金相组织 低表面能 
滴状冷凝传热的多尺度规划与最佳接触角被引量:2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第2期321-325,共5页马学虎 彭本利 兰忠 王爱丽 王四芳 张崇峰 白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776012;No.5090600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No.200801411009)
滴状冷凝传热过程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一方面体现于壁面上液滴尺寸分布的空间多尺度特征以及液滴生长过程的时间多尺度分布,另一方面体现于冷凝壁面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液固相互作用特性的描述和量度上的多尺度特征。本文基于包含界面效...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 多尺度现象 最佳接触角 
超疏水表面蒸汽及含不凝气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分析被引量:22
《化工学报》2010年第3期607-611,共5页王四芳 兰忠 王爱丽 马学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601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200801411009)~~
通过紫铜基表面上制备两种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以及相同化学修饰的光滑疏水表面,实验研究了各表面上空气环境下水的润湿特性以及在纯蒸汽、蒸汽-空气混合气体环境下,表面的滴状冷凝传热特性和冷凝液滴的运动和润湿特性。结果表明...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 滴状冷凝 微纳米结构 润湿性 
表面纳米结构及其自由能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影响被引量:2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第10期1752-1754,共3页马学虎 汪明哲 兰忠 王四芳 李晓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7760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No.NCET-05-0280);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通过抛光和氧化刻蚀方法在基体壁面形成微米和纳米尺度的微观结构,然后制备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从而得到空气中表观接触角为160°的SAM-1表面和空气中表观接触角为116°的SAM-2表面。实验研究了常压条件下两类表面的滴状冷凝传热...
关键词:滴状冷凝传热 表面自由能差 表面纳米结构 疏水表面 
聚四氟乙烯表面滴状冷凝传热的理论模型与计算
《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第5期94-96,共3页王冰 虞斌 
对滴状冷凝传热机理进行了简述,建立了聚四氟乙烯冷凝壁面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用该模型进行的理论计算显示,脱落直径的大小和过冷度的不同对冷凝表面的热通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滴状冷凝 传热 聚四氟乙烯 
含有不凝气体的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7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第6期1001-1003,共3页周兴东 马学虎 张宇 兰忠 白涛 陈嘉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9906002);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No.1999-747)
本文对饱和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垂直表面上滴状冷凝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压力条件下不凝气对冷凝传热的影响。与膜状冷凝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滴状冷凝对含有不凝气的蒸汽冷凝传热有强化作用;在较高的冷凝压力下不凝气...
关键词:不凝气 滴状冷凝 强化传热 界面效应 
类金刚石和厚有机膜促进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马学虎 朱晓波 安家明 陈嘉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990 6 0 0 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1999] 747)资助
为了寻找适宜的表面处理技术制备能长期地维持滴状冷凝传热型态 ,实验研究了垂直黄铜管外类金刚石和含氟有机薄膜水蒸气常压下冷凝传热特性。两种表面均能促进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型态 ,但类金刚石表面上液滴形状较扁 ,脱落频率不高 ,而有...
关键词:水蒸气 实验 类金刚石薄膜 厚有机涂层 冷凝传热 
滴状冷凝传热的理论模型与计算被引量:3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第6期771-774,共4页宋永吉 熊杰明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KJ067)
滴状冷凝传热机理已有一些报道,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并建立了一个计算滴状冷凝传热的新模型。模型通过计算液滴之间的液膜传热和液滴传热并结合液滴分布,获得了滴状冷凝的总传热系数。该模型仅含少量几个主要参数,如温差、液膜厚度...
关键词:传热 滴状冷凝 相变传热 理论模型 理论计算 热通量 传热系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