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境

作品数:591被引量:2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优刘焕兰贺天忠陈力张永祥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扬州大学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三境:“入眼悦耳”“身体力行”“无象入心”被引量:4
《民族艺术》2022年第6期37-45,共9页巴胜超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21VMZ019)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营建与传播,始于视觉形象的发掘、整理和设计,但不仅涉及视觉。以人之眼、耳、鼻、舌、身五感观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塑造,有“入眼悦耳、身体力行、无象入心”三重境界。通过对多元一体历史传统的发掘、提炼、...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视觉形象 共同体形象塑造 视觉媒介 形象识别系统 
“人生三境界”视角下的“白蛇传”故事——试论李乔《情天无恨——白蛇新传》的人文主义特质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8年第4期135-140,共6页朱双一 王昱敏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之成果;项目编号:14ZDB080
台湾作家李乔的长篇小说《情天无恨——白蛇新传》(以下简称《情天无恨》),以白素贞放弃道身而为“人”的心路历程和经历,揭示人间百态和人性真谛,并对人性与佛法的关系加以追问与辨析。作者曾坦承佛经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却认识...
关键词:人生态度 白蛇传 人文主义 李乔 特质 故事 宗教哲学 长篇小说 
境域祭祀圈与宗族社会——以福建柘荣十三境为例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150-156,共7页林静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闽台缘研究"子课题"海峡两岸-闽台地缘"(编号:12@ZH019)研究成果;"首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及后续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研习班由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联合举办
境域祭祀圈是一种在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地域和信仰紧密结合的最基层的祭祀系统,影响广泛。在闽台等地,由于宗族文化发达,境域祭祀圈在发展过程中也打上宗族文化的烙印,表现出地域、信仰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福建...
关键词:境域 祭祀圈 宗族社会 福建柘荣 
吴宓旧体诗词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嬗变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3期213-227,共15页李遇春 王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旧体诗词编年史稿”(项目编号:13BZW116);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项目编号:CCNU14Z02017)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旧体诗坛百舸争流,颉颃相竞。其中,既有唐宋诗派之争,亦有诗体与内容的革新与持守之辨。大抵宋诗派因重义理与典制,多持持守之姿;唐诗派因时势与性情所激,大有革新之志。此时的吴宓浸染于其中,因性情所致,故诗作宗唐;又因历练...
关键词:三境说 旧体诗词 艺术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