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方程

作品数:119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洪文小刚许方官曹江陵赵国求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理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反物质的重力实验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47期114-115,共2页苗千 
对于反物质的研究,涉及了物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以及理解宇宙成长过程的关键。人类发现反物质(antimatter)的历程颇为特殊。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发表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这个方程虽然能够解决一些理论问题,却还...
关键词:美国物理学家 狄拉克方程 反物质 奇异粒子 宇宙射线 DIRAC 英国物理学家 物理学 
相对论都有什么用
《科普创作》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李淼 
到了这一讲,我该和小朋友们谈谈相对论的用处了。其中有实际的应用,也有在科学中的应用。我们在第二讲中谈到光速是不变的,这一点在爱因斯坦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让很多人震惊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速度不是叠加的...
关键词:相对论 量子力学 狄拉克方程 光速不变 正电子 物理学家 
探索物理世界的结构与理论之美
《今日科苑》2017年第2期76-79,共4页王麟 
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他的文童《对科学的美和妙要有鉴赏力》中谈及:“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伯方程……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
关键词:物理学家 本结构 世界 麦克斯韦方程 运动方程 科学研究 狭义相对论 狄拉克方程 
看天下
《科技新时代》2012年第6期16-16,共1页
正反一体的粒子 在马约拉纳修改后的狄拉克方程中,不只是带电粒子,中性粒子也有反粒子——它们本身。光子等玻色子的反粒子就是自身已经没有疑问,但有同样特点的马约拉纳费米子却一直未得到确认。最近物理学家利用超导状态下一维纳...
关键词:带电粒子 狄拉克方程 一维纳米线 中性粒子 物理学家 反粒子 玻色子 费米子 
关于三代带电轻子磁矩值的一个猜想
《今日科苑》2008年第3期125-126,共2页易照雄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即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可以由此给出电子的正常磁矩(或称之为自旋磁矩).
关键词:自旋磁矩 狄拉克方程 波动方程 相对论性 物理学家 
狄拉克(Dirac,Paul Adrien Maurice,1902-1984)英国物理学家(Physicist,England)
《光谱实验室》2007年第1期47-47,共1页
狄拉克于1926年在剑桥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32年为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狄拉克像薛定谔一样,从事发展由德布罗意创始的粒子均具有波动特性的有关数学研究工作。狄拉克方程表明,应存在正电子:它带有与质子相同的正电荷,却具有与电...
关键词:狄拉克方程 物理学家 英国 剑桥大学 大学数学 反粒子 博士学位 数学研究 
资料库
《中文自修》2006年第3期50-50,共1页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黄庭坚◎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关键词:狄拉克方程 物理学家 
美与物理学(下)
《文明》2002年第8期8-10,共3页杨振宁 
三物理学与数学海森伯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为了解释此点,请看图4所表示的物理学的3个部门和其中的关系:唯象理论(phenomenolohgical theory)(2)是介乎实验(1)和理论架构(3)之间的研究...
关键词:物理学 海森伯方程 理论架构 狄拉克方程 唯象理论 数学家 物理学家 麦克斯韦方程 
美与物理学被引量:12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1-8,共8页杨振宁 
冯培恩副校长:今天很高兴请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给我们做学术报告(鼓掌)。我们这个影视厅有时候显得太大,有时又显得太小。今天看起来是太小了。大家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到会的同志还多一个心...
关键词:狄拉克方程 理论架构 唯象理论 海森堡 量子力 物理学工作者 麦克斯韦方程式 对称性 物理学家 数学 
美与物理学──记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大学的专题报告被引量:4
《中国大学教学》1997年第5期3-7,共5页王国祥 
美与物理学记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大学的专题报告本刊记者王国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定于1997年8月21日下午2时30分在北京大学电教中心举行学术报告会。记者当天下午1时30分便赶到了北京大学。尚未结束暑假的燕园...
关键词:杨振宁 狄拉克方程 物理学家 海森伯方程 唯象理论 北京大学 理论架构 麦克斯韦方程 量子力 爱因斯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