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

作品数:1914被引量:312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颖李文强余腾飞胡献国秦华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庆市孝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南中医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紫苏药茶功效多被引量:1
《湖南中医杂志》2022年第7期51-51,共1页宋添力 
紫苏,通常指紫苏叶,其气清香,味微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毒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紫苏不仅叶子可以入药入食,其根茎、成熟的果实亦可。紫苏梗,性温味辛,归肺、脾二经,具...
关键词:解表散寒 妊娠呕吐 紫苏梗 降气 脾经 辛温 胎动不安 风寒感冒 
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被引量:2
《湖南中医杂志》2022年第7期61-64,共4页董雪 袁余 张蕾 文雯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1103)。
目的:观察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
关键词:肩周炎 散寒祛痰膏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中药泡脚的好处
《湖南中医杂志》2022年第5期82-82,共1页金锐 
寒凝血瘀者 寒凝血瘀者多表现为局部畏寒,伴有疼痛麻木。可以选择艾叶、红花、当归等温散活血中药。艾叶辛温,散寒止痛、温经理血,对于手脚冰凉,或受凉后伴有痛经的女性尤为合适。红花辛偏温,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对于局部疼痛...
关键词:寒凝血瘀 散寒止痛 疼痛麻木 养血活血 气血两虚 调经止痛 温经止痛 障碍者 
中药泡脚的好处(二)
《湖南中医杂志》2022年第5期131-131,共1页金锐 
外感寒湿者外感寒湿者多表现为全身畏寒、手脚冰凉,可以选择藿香、紫苏、生姜等辛温祛寒中药。藿香辛温,可解表祛湿、散寒和中,对于凤寒湿痹证患者以及痰湿体质者尤为合适。紫苏辛温,可疏风解表、理气宽中,对于素来气滞腹胀,或者伴有鼻...
关键词:温经散寒 疏风解表 辛温 痰湿体质 理气宽中 祛寒 止呕 脾胃虚寒 
经期饮品让你从内而外美美的(三)
《湖南中医杂志》2022年第4期93-93,共1页薛国凤 
姜枣红糖水食材:干姜、大枣、红糖各30 g。做法:将准备好的干姜、大枣清洗干净,把干姜切碎末备用,再将大枣去核。接着将姜、枣加水500 ml同煮15 min,最后加入红糖再煮10 min即可。功效:姜枣红糖水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功效,不管是对寒性...
关键词:温经散寒 痛经 干姜 大枣 红糖 糖水 功效 
紫苏葱姜饮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5期147-147,共1页
材料:紫苏叶2g(鲜品10g)、葱白5段、生姜3 片。做法:将上述材料以冷水入锅,加3碗水,大火煮沸,熬至1碗。可根据口感适当加入红糖。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还可解鱼蟹毒。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
关键词:解表散寒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 紫苏叶 行气 
穴位艾灸 提升免疫力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5期65-65,共1页
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强盛时,病邪就不易侵入机体,所以防治疾病就要扶助人体正气。防治方法除了服用中药外,还可使用穴位艾灸,如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人体正气 调理脾胃 邪不可干 温阳散寒 穴位艾灸 防治疾病 中医学 关元 
药食同源的中药佐料(二)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4期64-64,共1页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花椒香气浓郁,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
关键词:杀虫解毒 除湿止痛 芸香科植物 药食同源 《本草纲目》 温中散寒 香豆素 十三香 
药食同源的中药佐料(三)被引量:1
《湖南中医杂志》2021年第4期69-69,共1页
辣椒为茄科属草本植物,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等功效,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疼痛、冻疮等。辣椒中含有一种抗氧化成分辣椒素,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桂皮又名香桂,为樟科...
关键词:理气止痛 肠道蠕动 风湿疼痛 温中散寒 樟科植物 药食同源 天竺桂 辣椒素 
餐桌上也有中药(二)
《湖南中医杂志》2020年第12期84-84,共1页
小茴香小茴香是常用的药食两用食材,中医学认为其味辛,性温,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小茴香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本草汇言》)...
关键词:通经活络 理气和胃 散寒止痛 腹冷痛 痛经 小茴香 高良姜 药食两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