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褐斑病

作品数:34被引量:7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柴建萍江秀均苏振国谢道燕杨振国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宁南县蚕业局西昌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四川蚕业》《蚕学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效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广西蚕业》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江秀均 苏振国 杨振国 谢道燕 李克花 柴建萍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202AE090010-3);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2013KJTX006)。
为了筛选对桑褐斑病防效好且对家蚕安全的生物农药,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几种生物农药对桑褐斑病菌田间防效和食下毒叶法测定生物农药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农药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250 g/L阿...
关键词:生物农药 杀菌剂 桑褐斑病 田间防效 家蚕 安全性评价 
桑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高通量测序分析被引量:1
《蚕业科学》2024年第1期9-16,共8页张兴楠 罗龙辉 黄裕鑫 刘吉平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
桑褐斑病是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真菌性病害。从陕西安康蚕桑主产区收集桑褐斑病病样,结合科赫氏法则,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桑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桑褐斑病病原菌的主要类群;通过水合氯醛透明反...
关键词:桑树真菌病 桑褐斑病 桑新褐斑壳丰孢 高通量测序 
桑褐斑壳丰孢菌pmcamk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时相分析
《蚕业科学》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肖圣燕 程隆基 许凯 蔡威 江秀均 白兴荣 朱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684);枣庄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21BS024);枣庄学院校级科研基金一般项目(102062003)。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CAMK)作为钙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为研究对象,利用反转录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桑褐斑...
关键词: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菌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表达时相 
嘧菌酯与戊唑醇混配对桑褐斑病病菌的联合毒力
《中国蚕业》2022年第4期11-14,共4页苏振国 江秀均 李玲利 杨振国 柴建萍 白兴荣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编号CARS-18)。
为明确嘧菌酯与戊唑醇混配对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嘧菌酯和戊唑醇单剂对桑褐斑壳丰孢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毒力;在单剂毒力的基础上采用毒性比率法测算了嘧菌酯和戊...
关键词:嘧菌酯 戊唑醇 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菌 毒性比率 增效系数 
基于ISSR标记的云南桑褐斑壳丰孢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蚕业科学》2021年第6期528-536,共9页江秀均 倪婧 李镇刚 杨振国 苏振国 柴建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基础研究专项(YJM201703);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10);云南省农业联合面上项目(2018FG001-070);向仲怀院士工作站项目(2019IC025)。
为明确云南省桑褐斑病病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县市的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水平上,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76 3,Shnano...
关键词: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椒碱烯酰胺对桑褐斑病的防效及对家蚕的毒性被引量:5
《蚕业科学》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苏振国 倪婧 江秀均 谢道燕 柴建萍 
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17FG001-09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
为了探索杀菌剂椒碱烯酰胺用于蚕业生产上防治桑褐斑病的可行性,采用菌丝抑制法测定椒碱烯酰胺对其病原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毒力,采用田间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其对非靶标生/L,抑制效果...
关键词:椒碱烯酰胺 桑褐斑壳丰孢菌 家蚕 毒力 防效 生长发育 
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19年第7期1682-1686,共5页江秀均 柴建萍 陆鹏飞 谢道燕 苏振国 白兴荣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基础研究专项(YJM201703);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2013KJTX00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22-SYZ27)
【目的】明确桑褐斑病叶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对家蚕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桑褐斑病暴发季节,采集健康桑叶和感病桑叶,测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养蚕试验分析桑褐斑病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感病桑叶中的粗蛋白、粗纤维、总...
关键词:桑褐斑病 营养成分 家蚕 生长发育 
秋伐防控桑褐斑病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蚕业》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陈雪峰 杨春玲 郑飞 
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2018KJT×006)
针对云南省桑褐斑病危害严重,化学防治效果差的情况,开展了秋伐防控桑褐斑病技术(以下简称秋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秋伐技术模式及秋伐控病的技术原理。总结了秋伐技术在降低桑褐斑病的病叶率和危害损失率,提高桑叶利用率,提高小...
关键词:秋伐 防控 桑褐斑病 秋伐技术 短截留芽 中截留芽 
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蚕业科学》2018年第4期523-529,共7页江秀均 柴建萍 苏振国 罗雁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基础研究专项(No.YJM201703);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7HB059,2015BB00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o.CARS-22)
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是近几年鉴定的云南蚕区桑园发生桑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及碳源和氮源、p H值、温度、光照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褐斑壳丰孢的...
关键词: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桑褐斑病在桑园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被引量:3
《蚕业科学》2017年第1期163-166,共4页苏振国 江秀均 陆鹏飞 达爱斯 杨振国 罗雁婕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o.CARS-22)
桑褐斑病是云南蚕区发生最严重的桑树病害之一,调查该病害在桑园的空间分布和建立相应的抽样技术,可为病害的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构建3种回归模型(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及改进m*-m)和测定5种聚集度指标,确定...
关键词:桑树 褐斑病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