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俗

作品数:249被引量:44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崇文陈明锋窦兆娜杜林渊郑承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五代社会变革下的丧葬礼俗研究被引量:1
《文物》2022年第5期63-70,共8页刘喆 李梅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隋唐五代壁画墓与中古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ZD24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五代十国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发现颇多,但与唐代同等级墓葬相比,这个时期的墓葬显得简陋得多。在过去的研究中,唐、五代的这种差异一般被认为是由于乱世经济衰退、礼崩乐坏所致。然而,由于丧葬观念和表现形式的变化,“唐代前、...
关键词:丧葬礼俗 五代十国时期 墓葬形制 丧葬观念 经济衰退 重新检讨 高等级墓葬 礼崩乐坏 
论汉简《葬律》中的祭奠之礼被引量:17
《文物》2011年第5期80-84,93,共6页高崇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西汉时期的祭奠制度,虽也偶见于文献记载,却皆只鳞片爪,难观全貌。近代学者杨树达撰有《汉代婚丧礼俗考》,主要从传世文献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汉代的丧葬礼俗,但对于汉代祭奠制度却是阙如。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出土的一批汉代简牍^[1]内容...
关键词:祭奠 汉简 丧葬礼俗 传世文献 西汉时期 文献记载 西汉前期 汉代 
豪欠营第六号辽墓若干问题的研究被引量:3
《文物》1983年第9期9-14,共6页吉成章 
1981年10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豪欠营村湾子山的第六号辽墓中清理出一具女尸。女尸身穿铜丝网络和多层葬服,脸戴鎏金铜面具。这在内蒙西部地区是首次发现。有关方面对这一发现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报告于下。一契丹人的葬俗...
关键词:契丹人 女尸 网络 面具 铜丝网 辽墓壁画 契丹族 首次发现 丧葬礼俗 乌兰察布盟 
凤凰山一六七号墓所见汉初地主阶级丧葬礼俗被引量:13
《文物》1976年第10期47-50,共4页纪烈敏 张柏忠 陈雍 
凤凰山一六七号墓为西汉初期的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出土了大批的重要文物,也发现了一些前所未见,或过去见之未被重视的考古现象。这些材料为我们结合文献研究当时人们社会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过去有些人研讨西汉及先秦的礼制,多依据《...
关键词:丧葬礼俗 凤凰山 地主阶级 西汉初期 文献研究 礼记 西汉墓葬 社会活动 礼制 思想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