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蜇

作品数:34被引量:13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家骅李建生凌建忠张芳于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经济与科技》《中国水产科学》《渔业科学进展》《海洋科学集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qPCR技术的黄东海沙海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2期40-49,共10页柳怡帆 甄毓 米铁柱 王建艳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3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112)资助。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是东亚海域常见的大型水母,近年来其频繁大规模暴发导致了严重灾害。本文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2012年10月、2013年5月、8月和9月黄海、东海海区沙海蜇线粒体16S rDNA(mt-16S rDNA)的浓度和分布特征。研...
关键词:水母暴发 实时荧光定量PCR 沙海蜇 浮浪幼虫 时空分布 溯源 
基于双频识别声纳(DIDSON)的辽东湾近海沙海蜇监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中国水产科学》2022年第8期1223-1235,共13页王彬 刘修泽 王小林 吉光 董婧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ZD-0387;2019-MS-180);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C1404400);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专项(201804);辽宁省兴辽英才项目(XLYC20070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138,31770458)
为了解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在近海海域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nomurai)监测中的效果,本研究于2017年7月、8月通过DIDSON的走航观测对辽东湾近海伞径16~81 cm(7月份平均伞径33.01 cm±13.17 cm,8月份平均伞径57.03 cm±13.44 cm)的...
关键词:双频识别声纳 辽东湾 沙海蜇 丰度 分布 
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被引量:10
《海洋与湖沼》2020年第1期85-94,共10页王朋鹏 张芳 孙松 ①杨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405号;山东省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2018SDKJ0504-3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11060201号,XDA11060203号;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2号
2018年6月使用渔业底拖网采样,对渤海大型水母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船舶为“中渔科102”渔业科考船。本研究分析了渤海大型水母的种类组成、渔获密度与伞径大小,并对其源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海月水母、沙海蜇、海蜇...
关键词:海月水母 沙海蜇 水母暴发 辽东湾 莱州湾 发源地 
莱州湾有害水母旺发对增殖放流海蜇的危害及原因剖析
《齐鲁渔业》2019年第1期27-28,共2页于本淑 
近几年来,山东省莱州湾等海域有害水母呈现连年旺发的态势。据调查,莱州湾形成水母灾害的主要种类有海月水母、沙海蜇等。2018年7月的海蜇调查数据显示,莱州湾海域最高网获海月水母5250个,是放流海蜇的656倍。海月水母是全球广泛分布的...
关键词:莱州湾海域 增殖放流 沙海蜇 水母 原因 危害 数据显示 沿岸海域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代谢及分解过程对水环境理化因子及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1期35-46,共12页郑珊 孙晓霞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6ASKJ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4CB4415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11030204)
从上行控制角度,通过野外采样和围隔培养实验,研究了水母的代谢及分解过程对水体环境中pH、溶解氧、营养盐组成的影响,以及该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海蜇在代谢过程中短时间内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关键词:沙海蜇 代谢过程 分解过程 浮游植物 动态变化 
黄海夏季沙海蜇食物需求的估算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6期1355-1361,共7页张芳 孙松 李超伦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2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405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11020305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511130138号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沙海蜇频繁暴发于东亚海域,特别是8、9月份为黄海沙海蜇生物量的高峰期/大量暴发期。研究沙海蜇的大量出现对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必要,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对饵料生物浮游动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黄海2006和2007年8...
关键词:大型水母 摄食压力 摄食率 呼吸率 水母暴发 
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沙海蜇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被引量:1
《海洋渔业》2017年第1期1-8,共8页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47)
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6~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海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开展的定点调查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海域沙海蜇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沙海蜇幼体首先出现在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弱的江...
关键词:夏季 长江口 沙海蜇 数量分布 生长 
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9期38-39,共2页何江楠 许永久 韩容康 何舟洋 朱明星 陈雯雯 毛玉卿 黄幻清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资助;编号:20160206;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育苗人才计划项目资助
近数十年来,我国近海海域环境持续恶化,面临的生态灾害问题逐渐增加(赤潮,浒苔和水母频发),大型水母(又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持续暴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灾害之一。沙海蜇暴发的地区,对沿岸居民的活动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
关键词:沙海蜇 生态环境 影响 
黄海水温与沙海蜇丰度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海洋与湖沼》2016年第3期564-571,共8页赵亮 李夏 张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11020305号;XDA1102060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16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475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606号
近十年来,我国黄、东海沙海蜇的数量呈上下波动趋势,除2008、2010、2011、2013年为不暴发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暴发年或弱暴发年(本文界定沙海蜇平均丰度范围为2—10ind./100m2为暴发年,1—2ind./100m2为弱暴发年,0—1ind./100m2为不暴发年...
关键词:黄海 水母多发 温度变化 持续时间 
南黄海夏秋季纤毛虫等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动及其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6年第3期612-625,共14页李洁 徐奎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40360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144号
大型水母沙海蜇旺发已成为黄海夏季的一个常见的生态现象。然而,沙海蜇旺发与微小型浮游动物尤其是纤毛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依然不明。本研究基于2013年6月(水母旺发初期)、8月和9月(水母旺发期)三个航次的调查,对黄海水母高发的I(33°N)、...
关键词:黄海 大型水母 纤毛虫 鞭毛虫 微型浮游动物 小型浮游动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