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食压力

作品数:40被引量:23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武昌黄邦钦黄良民谭烨辉林元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通报》《应用海洋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潟湖微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摄食被引量:1
《水产学报》2022年第6期973-983,共11页赵常升 刘永 肖雅元 谢志超 王学锋 李纯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8YFD090080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605);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项目(NFZX201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1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SD04)。
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能量流动 生境演化 南沙岛礁 
2016年秋季南海中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摄食研究被引量:2
《南方水产科学》2018年第3期40-48,共9页谢志超 林琳 肖雅元 刘永 李纯厚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3008);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
为探究南海中部海域初级生产力通过微型浮游动物向高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于2016年10月在南海中部海域的10个站位采集表层水样,分析鉴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种类组成,同时运用现场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稀释法 南海中部 
不同摄食压力下球形棕囊藻的防御策略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18年第1期139-145,共7页丁立 王小冬 王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养甲藻的营养优化功能研究(4167614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近海致灾赤潮形成机理;监测预测及评估防治研究(2017YFC14043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型溴代阻燃剂和有机磷阻燃及塑化剂在华南沿海浮游植物中生物富集(21615458)
球形棕囊藻是我国沿海常见有害藻华物种,生活史中包括囊体和单细胞两种形态,藻华爆发时的优势形态是囊体,游离单细胞很少被发现,但是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成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桡足类、纤毛虫和异养甲藻及其化学信号对囊体...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 有害藻华 摄食 囊体形成 生活史 
亚热带和热带环境下夜光藻的摄食压力被引量:3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年第1期146-150,共5页郑丽平 荆红梅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187);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资助项目(2014YD03;2014YD05)
2015年以广西三娘湾海域为亚热带海区,三亚海域为热带海区,利用稀释法开展了现场培养实验,测定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夜光藻对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研究了夜光藻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的摄食作用.结果表明:两个海区都...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夜光藻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热带 亚热带 
黄海夏季沙海蜇食物需求的估算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6期1355-1361,共7页张芳 孙松 李超伦 
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2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405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11020305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511130138号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沙海蜇频繁暴发于东亚海域,特别是8、9月份为黄海沙海蜇生物量的高峰期/大量暴发期。研究沙海蜇的大量出现对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必要,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对饵料生物浮游动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黄海2006和2007年8...
关键词:大型水母 摄食压力 摄食率 呼吸率 水母暴发 
南大洋及相邻温带海域夏季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
《极地研究》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张晔 李超伦 杨光 王延清 陶振铖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5-01-05,CHINARE2015-01-04,CHINARE2015-01-06);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5ASKJ02-02)资助
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2年12月—2013年3月,利用稀释培养方法开展了南大洋及温带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04—0.89 d^(–1),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
关键词:南大洋 温带海域 小型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摄食压力 
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中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生态研究被引量: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44-49,共6页段翠兰 陈静 张永江 邹勇 张莉 杨振 王一鸣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3)3049)
探讨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中草型与藻型两种生态系统中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差异,对东太湖与西太湖6个站位进行现场试验和调查,运用稀释-流式细胞仪法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太湖水体20μm以下的微型浮游动物对细菌日...
关键词:太湖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微食物环 
东山湾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分析被引量:2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年第5期26-32,共7页张文静 林秋琳 林元烧 曹文清 马璐 陈颖涵 
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005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133;J1210050;GASI-03-01-02-03)
2011年5月份和8月份利用"海洋2号"科学考察船在东山湾海域3个站位进行现场试验和调查,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异养细菌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对比国内其他海区,该调查海域是高生长率、高周转率的海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处于...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浮游植物 异养细菌 东山湾 
北部湾北部海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14年第3期546-554,共9页马璐 曹文清 张文静 林元烧 郑连明 杨位迪 王宇杰 
海湾公益项目(201005012)
2011年8月份于北部湾北部海域5个观测站位获得的分层水样,分析了表层叶绿素a含量和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以及类群组成;同时于现场采用稀释培养法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率(μ)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海...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浮游植物 稀释法 北部湾 
渤海湾南部水域春秋季强壮滨箭虫摄食压力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海洋通报》2013年第4期434-439,共6页张晓举 温若冰 于海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092101)
于2010年5月和10月在渤海湾南部进行了10个站位的浮游动物生态调查,分析了强壮滨箭虫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春季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的数量分布受控于温度和盐度,强壮滨箭虫的生物量为279 mg/m3,丰度为33.8 ind/...
关键词:渤海湾 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强壮滨箭虫 桡足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