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生物群落

作品数:28被引量:28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江锦祥黄勇吴耀泉张志南李荣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集刊》《应用生态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广西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稻蟹共作系统水质和底栖生物群落
《渔业现代化》2024年第5期56-62,共7页徐婵 刘峰 李娴 董俊 苗静 高云芳 董文 闫法军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要经济鱼类品种创制与绿色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CXGC010806)”。
2020年6—10月,在山东东营垦利区设置4个不同河蟹养殖密度(0、0.45、0.68、0.90ind/m^(2))的稻蟹共作试验,测定其系统水质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旨在为盐碱地稻蟹共作生态模式构建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试验期间水体温度(T)...
关键词:稻蟹共作 水质 底栖生物 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 
底泥疏浚对太湖内源及底栖生物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5
《环境科学》2023年第2期828-838,共11页张建华 殷鹏 张雷 尹洪斌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9006,2021031)。
底泥疏浚对湖泊内源削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以太湖疏浚区为对象,估算了近十余年疏浚对内源负荷的削减量,并评估了太湖北部竺山湖和梅梁湖的底泥疏浚效果.结果表明,太湖累计疏浚的4 200万m^(3)底泥,...
关键词:底泥疏浚 内源负荷 湖泊 底栖生物群落 外源输入 
西北太平洋深海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点初探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20年第3期547-554,共8页蒲思潮 史本泽 徐奎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163号;“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之生物系统分类研究;“科学”号高端用户项目,KEXUE2018G23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T110713号。
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底栖环境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类群,但对于其在深海中的类群构成及分布特点还所知甚少。本研究对西北太平洋深海平原的小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组成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解析,并与相邻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深海 小型底栖生物 分布 西北太平洋 
北极斯瓦尔巴特群岛及邻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气候、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地质》2018年第5期1012-1024,共13页聂云峰 于晶 陈宏文 万玲 范广慧 房强 吴怀春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数据库"项目(DD201602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062;4179045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量能源,但其分解释放的甲烷可能对全球气候与海洋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然而,人们目前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环境和生物效应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及邻区的海底和冻土层中蕴含大量甲烷...
关键词:北极 甲烷排放 气候变暖 斜坡稳定性 冷泉 底栖生物群落 
围填海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生态效应被引量:9
《广西科学》2016年第4期293-298,共6页李宝泉 李晓静 周政权 刘甜甜 杨陆飞 陈琳琳 
中国科学院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20403;XDA11020702);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EW-STS-127)资助
围填海是人类在沿海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拓展生存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方式。围填海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海岸带生态系统及海洋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系统总结围填海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围填...
关键词:围填海 生态效应 底栖生物群落 
浙江安吉杭垓地层剖面“记录”远古海绵生物演化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4期73-73,共1页
据2015年11月19日《科技日报》报道,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20多名专家到浙江安吉进行野外现场考察分析研究,地层剖面揭示了安吉县杭垓4.44亿年前较深水相的底栖生物群落面貌,共发现6个连续的笔石带和三叶虫、
关键词:地层剖面 生物演化 浙江 海绵 《科技日报》 底栖生物群落 地层委员会 深水相 
底泥疏浚对竺山湖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水质影响被引量:27
《环境科学》2010年第11期2645-2651,共7页刘国锋 张志勇 刘海琴 钟继承 严少华 范成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63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5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933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NIGLAS200804)
结合2008年年底在竺山湖进行的底泥清淤工程,调查了底泥疏浚6个月后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水质变化.结果表明,疏浚区和未疏浚区底栖动物均以霍普水丝蚓、摇蚊和铜锈环棱螺3种生物为主;同未疏浚区相比,疏浚后生物多样性降低,...
关键词:底泥疏浚 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 指示生物 
鲁中地区水稻田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110-112,共3页林晓菲 孙娇 黄勇 
山东省博士基金资助项目(2006BS02014)
于2010年1月28日在济南章丘浅井水稻田中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冬季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770±351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692.3μgdwt·10·cm-2。共鉴定出6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线虫为...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水稻田 
威海寻山人工鱼礁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被引量:4
《齐鲁渔业》2010年第6期4-7,共4页孙利元 潘永玺 杨宝清 邱盛尧 焦金菊 汤宪春 
2009年4月30日对威海寻山人工鱼礁投放海域5个礁区及1个对照区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共鉴定出底栖生物31种(礁区31种,非礁区1种),隶属于4门24科,软体、环节、节肢动物门为优势类群,其中软体动物门14科20种,占总种数的64.51%。多种...
关键词:人工鱼礁 底栖生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底栖生物指数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3
《海洋通报》2009年第3期106-112,共7页罗先香 杨建强 
国家"973"计划<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02CB412406)(2002-2008);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小清河口富营养化对区域生态结构的影响及渔业资源动态适应性评估>(2007GG10005013)(2007-2009)资助
海洋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能对自然和人为活动导致的水和沉积物质量变化做出可预测的响应,因此利用底栖生物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和进行系统健康度量的生物指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和正在发展的海...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状况 底栖生物群落 生物指数 健康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