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移民

作品数:3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玉倩王晓娥谢宏维李敏张大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江西省安远县扶贫办更多>>
相关期刊:《开发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决策探索》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山区移民”到“南洋归客”:全球史视野中近代闽清山区杏园侨厝的空间营造
《装饰》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李云琦 王翰涛 钟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闽江流域民间古厝遗存的数字化建档与基因图谱研究”(编号:23BH151);福建省科技厅创新战略项目“闽江流域传统村落古厝遗产的数字化建档与创新应用研究”(编号:2023R014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海峡两岸‘文商旅’数智协同发展创新实践团队”(编号:2024XTD-02)。
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福建沿海地区是侨乡民居研究的重点,但山区移民与近代风土民居却鲜少被关注。20世纪初在侨领黄乃裳与美以美会合力推动下,一批又一批的闽清乡民集体赴南洋诗巫拓荒垦殖。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闽清六都鹿角村的一栋华...
关键词:山区移民 侨乡风土 杏园侨厝 空间营造 
水电站山区移民集中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常见问题处治
《云南水力发电》2024年第9期6-10,23,共6页王思华 郑云刚 
移民安置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移民安置点场地场平、进场道路、供水设施、供电设施、学校及公共设施建设等。集中安置点受各种因素影响,能满足集中安置的建筑场地极为有限,选定的建筑场地受地形地貌制约,为满足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集中安置 基础设施 移民意愿 处治方案 
清代赣南山区移民的山林经营--以张家地周氏文书为例
《地方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温春香 任欢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赣南土地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XZS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赣南山区为明清之际移民的山区开发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此过程中,移民的山林经营方式是山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发现于兴国县张家地的周氏文书种类丰富,涉及山林交易文书繁多,以此为切入点,能够展现兴国张家地周氏山林...
关键词:清代 赣南山区 移民 山林经营 契约文书 
清代斋教与山区移民认同的塑造——以闽浙赣地区为例被引量:4
《开放时代》2020年第2期99-116,M0005,M0006,共20页陈明华 
杭州师范大学“近代社会转型与新兴宗教的发展”项目(4065C5021720406)的资助。
由罗教变化而来的斋教教派,明末便已在江南各地开枝散叶。有清一代,闽浙赣地区的斋教活动相当频繁。大量迫于生计压力而入山开垦的移民成为其信众的重要来源,在缺乏宗族组织的情况下,参加斋教成为移民塑造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
关键词:斋教 山区移民 仪式 身份认同 
明清荆山山区移民的生存与发展调查——以南漳板桥为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8-22,57,共6页任爱国 李秀桦 
明清时期,南漳板桥移民迁入初始以开荒种地为主,稍后移民家族开始从事其它多种经营;特别重要的是不忘科举入仕之路,这对于移民家族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晋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一个移民家族需要经历六代以上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晋升...
关键词:荆山山区 移民 家族 襄阳南漳 
文化视角下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困境及消解探析
《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2期1-2,36,共3页王晓娥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2015G01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陕南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16JK1122)
该文在前期对其政治经济维度探索基础上,着重从文化视角下探讨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调研秦巴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消解办法。主要内容为:秦巴山区移民社会文化总体概况与特征;文化视觉下秦巴山区移民社会移民社会融入...
关键词:文化视角 山区移民 社会融入困境 消解 秦巴山区 
资讯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第10期14-14,共1页
绿叶精准扶贫宁夏山区 2017年9月3日至4日,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邀请,苏州市政协主席周伟强带领考察团赴宁夏洽谈经贸合作。苏州绿叶董事长徐建成一同考察多个项目,并代表绿叶公司向宁夏银川市精准扶贫山区移民(建档立卡户...
关键词:宁夏回族自治区 资讯 山区移民 党委书记 经贸合作 政协主席 苏州市 绿叶 
山区移民社会融入之路思考——基于陕南的实证调研被引量: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9期204-206,共3页王晓娥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陕南山区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JK1122
2010年陕西省政府决定用十年时间完成对陕南山区约240万人,约60万住户的搬迁。山区长期被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终年困扰的农民进行搬迁,现阶段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移民"迁得出"的问题初步完成,在政府强力推动之下山区移民搬迁的安置房主...
关键词:山区 陕南 社会融入 
和房子恋爱
《雪花》2016年第11期104-105,共2页和菜头 
我在27岁那一年有了一套房子,这就是城市里第二代移民的好处。父母从山区移民到城市,他们的一生奋斗,只能养育两个儿女并提供教育和一套房。在此之前,他们拥有过12平方米到50平方米的房子若干,但一次只能是一套。这也让他们有了一...
关键词:房子 恋爱 山区移民 第二代 城市 平方 买房 
西部山区移民集中居住与社会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以陕西省汉中市L县为例
《中国名城》2016年第7期30-38,共9页郭占锋 娄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研究"(编号:13XSH031);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Z109021114)
西部山区移民搬迁工程是旨在应对居住在地质灾害频发环境中人们的生存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惠民政策项目,它不仅为搬迁移民提供了更安全的生存环境,而且也为促进山区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提供了契机。以陕西省汉中市L县为例,通过...
关键词:西部山区 搬迁 移民 集中居住 社会文化适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