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语

作品数:24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郭校珍李小平刘莉芳董育宁马晓琴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语言研究集刊》《语言研究》《方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类型学视野下山西晋语词汇义位与普通话的差异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5-120,共6页王俊清 金璧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类型学视野下晋方言义位研究”(201726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类型学视野下中国境内南亚语系语言述补结构研究”(17CYY051)。
山西晋语词汇在义位表义义值数量、同形不同义、同义不同形、情态陪义、形象陪义、风格陪义、义域含元大小、义域含元多少等多个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差异。晋语具有独特的语义聚合关系,形成与官话不同的语义场,词义的派生数量存在差异。具...
关键词:类型学 山西晋语 词汇 义位 差异 
山西晋语中古模韵的韵母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语文研究》2021年第1期57-64,F0003,共9页李建校 曹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西方言语音解释地图"(项目编号:19BYY051)资助。
山西晋语中古模韵帮组、见系字韵母与端系字韵母不同,端系齿/龈音字韵母在不同方言裂化为了不同的韵母类型。根据中古模韵今读韵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种类型:Ⅰ类包括u韵母、Ⅱ类包括u及■、■等韵母、Ⅲ类包括u及■、■、■等韵母、...
关键词:晋语 模韵 齿/龈音 裂化 韵母类型 声学特征 
山西晋语榆次方言的“可”被引量:6
《语文研究》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常乐 邓明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山西方言核心动词词族的词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BYY048);山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方言文化类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6263);晋中学院“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项目“晋中民俗文化研究”的资助
山西晋语榆次方言的“可”根据读音可分为“可1”“可2”和“可3”,其中“可1”读作[k^hο^11],表示“满、整个、全”“正好、恰好”的意思;“可2”读作[k^hШ^53],表示“(情况)好转”“不至于、不那么……”“稍微”“减少”的意思;“...
关键词:晋语 山西榆次方言 “可” 语义 句法结构 语用 
山西晋语量词“个/块”的地理分布特征被引量:2
《汉语学报》2014年第4期86-94,共9页余跃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编号:ZD10&00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4BYY042)的阶段性成果;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山西中部方言研究"(编号:2012305);山西大学2013年度教师海外研修计划资助
山西晋语中相当于普通话"个"的量词有"个"和"块"两个,其读音较为丰富,可分为"个"类读音、"块"类读音、"个"和"块"混杂类读音三种,其中"个"类读音根据韵母及主元音的不同,又分为展唇非低元音、圆唇非低元音、开口复元音、促声韵四小类。"...
关键词:山西晋语 量词“个/块” 地理分布特征 
山西晋语指示代词三分系统的来源被引量:25
《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459-467,共9页张维佳 
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现状与历史研究"(02BYY006)
本文从方言指示代词的历史来源及二分系统与三分系统之间的关系着眼,通过分析它们的地理和结构分布,认为:山西晋语指示代词主要由"这/那"二分系统构成,跟其境外晋语保持一致,在与中原官话地缘接触地带也存在"这/几"二分系统,跟毗邻的中...
关键词:山西 晋语 指示代词 三分系统 词源 叠加 
山西晋语区的助词“的”被引量:19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46-54,共9页田希诚 吴建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本文根据山西省有入声的方言区四十个调查点的材料,分析了“的”的读音和语法功能。各点的读音不尽相同,但语法功能却是大致相同的,如该词不管读“的”还是读“哩”,都可以做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还可以表能愿、表趋向等。每项内容...
关键词:“的” 语法功能 晋语区 山西晋语 结构助词 山西方言 宋元时期 动态助词 《金瓶梅词话》 “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