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观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明杰司马朝军张守卫郑华栋李贝贝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杂志》《新世纪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清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籍丛书出版新善本观及其成因——对20世纪30年代古籍出版实践转向的考察
《中国出版》2023年第24期61-65,共5页朱琳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传统再造视野下的民国古籍出版史料整理与研究”(20CTQ013)的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古籍丛书的出版市场中,存在新旧善本观的对立。以商务印书馆为首的旧善本派,在书目选择上倾向罕见之本,版本上青睐宋元旧椠,装帧上以线装为尚;以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为主的新善本派,则在书目上倒向常见实用之书,版本上求精不...
关键词:古籍出版 新旧善本观 出版转向 线装与洋装 
《四库总目》著录“别本”名义解
《清史研究》2023年第3期107-119,共13页李寒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考证笔记研究”(20FZWB013)阶段性成果;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四库总目》著录‘别本’研究”成果。
《四库总目》著录图书有四十四种书名中加了“别本”二字,其含义包括同名异书、同书异本两大层面。同名异书“别本”命名的情况包括受内容制约、命名者有意为之或伪书;同书异本的区分标准为内容多寡与版本优劣,或兼及二者,亦有质量相当...
关键词:《四库总目》 别本 善本观 
从“藏”到“读”:民国古籍出版的转向--以《四部备要》为例被引量:1
《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李贝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沈知方年谱”(项目编号:22FTQB018)的成果之一。
民国时期的古籍出版经历了从为藏置而出版到为阅读而出版的转变,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既是转变的典型案例,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四部备要》的生产逻辑和技术路径,涵盖了民国古籍出版转向的主要范式。第一,出版观念的革新。中华书局提...
关键词:《四部备要》 古籍阅读 新善本观 古籍句读 古籍营销 
从《著砚楼读书记》看潘景郑的善本观被引量: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58-60,共3页郑华栋 
潘景郑注重古籍版本内容的精善,注重足本和古籍版本形式的悦目。潘景郑的善本观受到了清代善本观和民国时期学术空气的影响,是潘氏在长期的读书和校书过程中形成的。
关键词:《著砚楼读书记》 潘景郑 善本观 
中文古籍善本动态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3期59-63,共5页肖怀志 周亚 李明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版本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CT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论文在回顾历代善本观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从历史文物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代表价值三方面,为古籍善本价值的科学评价构建了一个动态、定量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阐述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古籍 善本观 评价体系 
鲁迅先生“合于实用”的善本观
《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3期86-87,39,共3页余乐 
鲁迅是"五四"之后文化界少有的致力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的学者,他精通版本之学,有着很强的版本意识和独到的版本见解。在对善本的认识上,鲁迅摒弃时人对旧刻、旧抄等所谓"善本"的盲从,从学术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善本应是内容佳、"合...
关键词:鲁迅 善本 善本观 
陈振孙的善本观被引量:2
《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23期133-136,114,共5页张守卫 
安徽大学人才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直斋书录解题>研究"(项目编号:0230315)阶段性成果之一
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版本目录学者,特别是他对于善本的认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形成超越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善本观。他重精校本,崇古本、旧本、稀见本,求足本、完本,嗜金石拓本...
关键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善本观 
论宋人韩文善本观的演进及其古籍版本学意义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09年第6期100-103,共4页全华凌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立项项目(07YBB079);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资助项目(08C731)
文学接受是从文学文本接受开始的,对韩文本版的校雠接受是韩文接受的第一环,韩文善本观的出现、形成和发展,不仅对研究韩文接受史意义重大,在中国古籍版本学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宋人 韩文接受 善本观 演进 意义 
古今藏书善本观的异同及今日市场
《图书馆杂志》2009年第9期81-88,共8页韦力 
关键词:善本观 市场 异同 藏书 古籍 书源 
论善本观的形成被引量:3
《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3期13-18,共6页李明杰 
文章对先秦以来“善书”观的演进及版本学意义上的“本”的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考察 ,认为善本观是这两者发展和融合的产物 。
关键词:善本观 版本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