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华凌

作品数:27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情感艺术风貌宋人船山词教学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船山词的联绵词和重言
《船山学刊》2017年第2期45-52,共8页彭再新 全华凌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王夫之修辞观与诗词创作实践研究"(16C1419);衡阳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夫之诗词修辞研究"(2015B(I)008);南华大学"十二五"社科研究平台"古代湖湘地域文学文化生态研究基地"阶段性研究成果
船山词之格律多被批评,其实船山词很讲究声律,其中联绵词和重言的运用就是例证。船山词中的联绵词和重言数量众多,不仅增加了船山词的文采,形象地描绘自然界的景物,惟妙惟肖地模拟声音,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活动,传神地营...
关键词:船山  联绵词 重言 
王船山咏史词中的主题思想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9-24,共6页全华凌 彭晓凤 
王船山是明清易代的见证人,又是通晓历史的史学家,叙写历史、咏史抒怀是船山词主要题材内容之一。船山咏史词有独特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深刻丰富,研究船山咏史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王船山 咏史 报国 愁怨 愤恨 
论王船山词中的遗民情怀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8-21,共4页全华凌 曾立林 
南华大学"十二五"社科建设平台项目"古代湖湘地域文学文化生态研究基地"资助
明清鼎革之际,出现了大批遗民文人。自称"明遗臣"的王船山的遗民情怀表现得尤其深刻和持久。明亡以后,王船山以遗民身份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大量学术著作。文章以船山词为载体,联系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船山的个人生平经验,通过对遗...
关键词:船山词 遗民情怀 特征 
《向南而立》艺术风貌片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57-161,共5页全华凌 罗玉成 
《向南而立》是李镇东①于2012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部诗集,一共五卷:“三月三的太阳”、“母亲的夏天”、“许愿灯照亮风筝”、“在云上”和“不眠的雷锋”。梁瑞郴先生评《向南而立》是“一曲四季牧歌”,而“在夏之恋...
关键词:艺术 风貌 评论 出版社 情感 创造力  
论宋人选编韩文学术标准的嬗变
《求索》2011年第12期197-199,共3页全华凌 
韩文接受到宋代呈现鼎盛之势,各种传本不断涌现,大量的集本外,还出现数以百计的选本。这些韩文选本的选编标准因时代而异,由宋初的"全正""高古",经宋朝中期的"新变",发展到宋末的"穷理而致用",学术理念发展脉络清晰。这种学术脉络与宋...
关键词:宋人 韩文选本 学术标准 发展脉络 
生命价值观视野下的古代诗文创作
《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112-116,共5页全华凌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生气灌注的中华民族成长史和华夏人民生命状态演变史。古代诗文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有关生命问题的叙述,发掘文学在古人生命中重要地位、古代诗文创作的生命价值特质和古代诗文抒情倾向苦闷的独特消解方式,对建构...
关键词:古代文学地位 文学生命价值特质 生命苦闷 消解方式 
唐诗惜时主题探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50-152,共3页全华凌 
惜时主题源远流长,是唐诗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透析唐代诗人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唐诗惜时主题体现的建功立业和长生久视的思想与儒道文化复合影响密切相关。唐代儒道鼎盛,文人同时受到两教影响,故唐诗惜时主题呈现出双重性奇异文学...
关键词:唐诗 惜时主题 探赜 
大学文学课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被引量:5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第6期74-76,共3页全华凌 刘国英 
研究性教学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科学平台,专题研究型教学是大学文学课教学的一种集前瞻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文章检讨了大学文学教学现状,论述了大学文学课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和专题研...
关键词:大学文学课 专题研究 教学模式 
明代士人接受韩文述论
《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全华凌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YBB079);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C731)
钱钟书评价宋人接受韩愈的盛况时说:“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矣。”(《谈艺录》补订本)其实,韩愈在明代虽不及在北宋受尊崇,但也是“名不寂寞”的,有明一代虽有像“前后七子”这样的非韩派,但更有尊韩的“唐宋...
关键词:明代 韩文 述论 士人 “前后七子” 《谈艺录》 韩昌黎 钱钟书 
论宋元明士人接受韩文的时代特色及其文化动因
《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182-187,共6页全华凌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YBB079);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批准号:08C731)
本文揭示了根植于宋元明各时代学术文化土壤中的韩文接受的时代特色,同时也阐释了深藏于韩文接受时代特色背后的独特学术文化动因。
关键词:宋元明士人 韩文接受 时代特色 文化动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