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热通量

作品数:38被引量:23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述文马耀明王桂玲陆维松毕宝贵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生态环境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干旱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地新城市化进程的地表热通量时空演变--以悦来新城为例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4年第2期512-526,共15页张沁 杨清伟 张守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9059);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KJQN202200705)资助。
山地城市通常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使得局地的地表热通量分布规律与平原城市有较大区别。为探求山地新开发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表热通量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和LUMPS、SEBS模型,对代表重庆市未来发展窗口的悦来新城不同...
关键词:地表热通量 时空演变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城市化进程 
陆面与大气边界层热力作用对河西走廊冷锋型沙尘暴的影响
《高原气象》2024年第2期498-509,共12页李玲萍 李天江 李岩瑛 胡丽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5015);甘肃省气象局面上项目(Ms2022-11);武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W2201RPZ025)。
热力作用对河西走廊沙尘源地的起沙过程和沙尘垂直输送具有重要影响,是该地区沙尘暴预报需要考虑的关键因子。为了揭示热力作用对河西走廊冷锋型沙尘暴强度的影响,本文利用ERA5逐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发生在河西走廊春...
关键词:河西走廊 冷锋型沙尘暴 边界层结构 锋生函数 地表热通量 
利用简化型多针热脉冲技术原位测定地表热通量被引量: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9期136-146,共11页李鑫林 卢奕丽 谢小婷 彭薇 任图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011)。
为简化多针热脉冲技术获取地表热通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热脉冲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传感器的设计准则,提出一种简化型多针热脉冲传感器,并对其田间实地测定结果进行评估。首先利用简化型传感器测定获取了0~50 mm土层热储量和50 mm深...
关键词:地表热通量 热储量 热脉冲技术 组合法 
CMIP6陆面、雪和土壤湿度模式比较计划(LS3MIP)评述被引量: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2年第6期795-800,共6页王一诺 乔梁 左志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22503,42175053);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A0601502);复旦-金光集团思想库2021年度研究课题“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变革路径与转型风险研究”(JGSXK2014)。
土壤湿度、积雪等陆面要素通过改变陆面热力状况,进而对大气环流、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湿度是影响陆-气耦合的重要地表变量,它可以影响地表蒸发、调控地表热通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局地及非局地影响[1-3]。积雪通...
关键词:土壤湿度 地表蒸发 全球气候模式 水文效应 反照率 陆面过程 地表热通量 模式比较 
利用大涡模拟分析地表加热和动力作用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1232-1241,共10页张敏 梁捷宁 张志达 张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5005,41521004)。
大气边界层结构影响地气间物质能量交换、污染物扩散及人类健康.边界层结构受地表加热和动力作用影响显著,但实际观测中难以分离每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湍流参数化的困难.为此,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中的大涡模块WRF-LES,...
关键词:大涡模拟 大气边界层结构 地表热通量 风切变 粗糙度 
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的求解与特征分析
《西藏科技》2021年第12期18-29,共12页强久卓玛 罗桑曲珍 格桑次旺 
文章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1998年加强观测试验期(IOP)的数据,计算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即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λE、土壤热通量G0,以及分析地表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变化情况特征,研究藏北高...
关键词:藏北高原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土壤热通量 
黑河流域中游灌区含水层系统异质性对地表热通量和温度的影响模拟被引量: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年第6期7-15,共9页陆峥 孙景博 何源 李宗超 彭书艳 杨晓帆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0100104)。
渗透系数是描述地下含水层系统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地下水位和浅层土壤水分分布,并最终间接影响地表辐射收支及地气间能量转换。基于三维物理过程的地下水—陆面过程耦合模型ParFlow-CLM,在黑河流域中游灌区开展数值模拟实验...
关键词:土壤和含水层系统异质性 渗透系数 水文集成模型 地表热通量 黑河流域中游 农业灌溉 
基于OLR资料的青藏高原地区对流活动研究被引量:3
《大气科学》2021年第2期456-470,共15页刘俏华 姚秀萍 陈明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37301、4203061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5。
本文利用1980~2019年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向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资料和欧洲中心ERA5月平均地表热通量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地区OLR与对流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以及地表热通量与高原夏季对流活动之间的关系。结...
关键词:青藏高原 向外长波辐射 对流特征 地表热通量 
大涡模拟分析地表热通量对边界层对流卷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23期163-165,168,共4页毛春旭 
本文利用1995年8月14日SCMS外场试验期间的观测资料以及大涡模式模拟的边界层垂直速度数值试验结果,研究边界层对流卷的发展演变和地表热通量对其形式和强度的影响。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边界层对流卷的上升气流是暖湿气流,下沉气流相...
关键词:大涡模式 边界层对流卷 地表热通量 线性特征 阈值 
陆面模式Noah-MP模拟地表热通量的物理过程不确定性分析被引量:5
《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2007-2018,共12页胡泽超 钟部卿 陈伟华 刘玉琦 王雪梅 常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02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05123,41905105);2019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No.2019B121205004)。
陆面过程中的热量交换对于确定生态系统中的水文循环、边界层发展、天气和气候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陆面模式Noah-MP对地表热通量模拟的偏差在-180~180 W·m^-2之间,为明确模拟不确定性来源,本研究基于FLUXNET全球热通量观测数据,在5种气...
关键词:陆面模式Noah-MP 热通量 不确定性分析 气候类型 下垫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