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

作品数:1854被引量:100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宋剑华王桂妹郑国栋谢稚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伤逝》——动物隐喻下小家庭的命运轨迹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梁广樱 
鲁迅的《伤逝》中,小狗阿随并非普通的动物角色,而是作为涓生与子君小家庭命运的隐喻性存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心理意涵。“阿随”这一名字暗示了传统婚姻观的束缚、情感寄托的孤独以及在自由与现实间挣扎的小家庭命运轨迹。通过对“...
关键词:《伤逝》 阿随 动物隐喻 小家庭 命运轨迹 
论《伤逝》都市性自恋的不合时宜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5期114-117,共4页杜汇川 
鲁迅小说《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都市生活追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人对都市自由平等的婚恋观念的浪漫追求,以及对都市婚姻生活的幻想和市民的小资情调。在他们逃离原生家庭、进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独立的社会人格、经济条件...
关键词:《伤逝》 都市 自恋 不合时宜性 
编织的“他者”--对话理论与他者理论视域下《伤逝》的爱情悲剧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12期124-127,共4页吴涵 
《伤逝》是涓生关于爱情的手记,但其中涉及子君的叙述不尽可靠。涓生的独语排斥了子君的介入,使得其只成为涓生意识的附庸。子君从始至终都以异质性他者的身份卷入涓生主体性的建构中。最初,子君的“凝视”与涓生的自我构建是同质的,之...
关键词:他者 对话 涓生 坦白 反抗绝望 
女性主义视域下《伤逝》与《金粉世家》之比较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11期44-46,共3页张庆娟 
《伤逝》展现的是五四时期觉醒的新青年的婚恋悲剧,《金粉世家》书写的是豪门公子与平民女子的婚恋悲剧,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子君和冷清秋的悲剧命运有诸多相同之处。本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女性主义视角来探讨这两部小说中男权社会...
关键词:《金粉世家》 《伤逝》 女性主义 
从《伤逝》到《人生》——浅析涓生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11期151-152,共2页马鸥 
《伤逝》与《人生》两部作品均以爱情为主线,并以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开故事。通过对比这两部来自不同时期的具有相似的爱情书写模式且都是以爱情悲剧结尾的作品,进而探析作品的人物性格、爱情关系、书写模式以及传统文化的观念这四个方...
关键词:《伤逝》  人生》 涓生 高加林 爱情选择 
论《伤逝》的女性空间书写与建构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10期84-85,共2页刘鹏超 祁晓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兴起,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伤逝》,以女性性别压迫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当时女性身体和生存空间解放受到束缚的现状,同时,鲁迅先生在文本中也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性命运及女性解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探讨了男...
关键词:《伤逝》 空间 女性主义 
李商隐诗中的伤逝之情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5期119-123,共5页薛怡然 
李商隐诗歌中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意绪,成为晚唐诗歌感伤意绪的代表。置身"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晚唐,经历着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压迫,李商隐用一切无法常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盛衰和人世荣落,伤逝不仅以具体人事的方式大量出现在诗中,更...
关键词:李商隐 伤逝 伤春 
从《伤逝》到《青春之歌》中的女性叙事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7期96-97,共2页贾愫娟 
“五四”时期,随着易卜生的《娜拉》在中国的流行,更多作家开始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自鲁迅的《伤逝》开始,女性叙事逐渐在现代建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历经三十年,到杨沫的《青春之歌》中,女性叙事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化色彩。本文...
关键词:女性叙事 《伤逝》 《青春之歌》 
精神启蒙与生命的醒觉之间——再谈《伤逝》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3期94-96,共3页丁颖 王晓航 
大连民族大学中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20150419)阶段性成果
《伤逝》以"复调性"的叙事特点成就其启蒙文本的经典性。在它的启蒙话语体系中,涓生的启蒙意图是显在的,他不仅把子君作为启蒙的对象,同时也以意定的形塑目标,无意识地遇合着男性中心话语的合法境遇。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启蒙与生命醒觉...
关键词:鲁迅 《伤逝》 精神启蒙 生命醒觉 
因袭的重担与启蒙的迷途——论《伤逝》涓生的生命轨迹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2期153-155,共3页黎丹丽 
小说《伤逝》中,因袭的人格重担使得以启蒙者自许的涓生并未能在与恋人子君的爱情突围中顺利觅得通往新生的途径,甚至还因此失去以生命为代价替其引路的子君。涓生自会馆出走又回归的生命轨迹暴露了其作为知识分子在朝向现代理想路上的...
关键词:因袭人格 爱情伪像 生命轨迹 启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