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承祚

作品数:13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吴慧姜庆刚陈永正陈炜湛张富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承祚书法作品
《殷都学刊》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商承祚 
商声振玉 师泽绵长——商承祚先生书法特色漫谈
《书与画》2024年第1期77-80,F0002,共5页谢伟国 
商承祚(1902-1991),字锡永,号契斋,广东番禺人。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鉴定家和教育家,国家教委首批博士生导师。1922年拜师罗振玉,研习甲骨文、金文和文物鉴定,由马衡先生推荐入读北京大学研究生,其后于中山大学、北平师...
关键词:古文字学家 商承祚 罗振玉 甲骨文字典 文物鉴定 广东番禺 金陵大学 书法研究 
博物馆人物纪念展览中的信息传达--以“商声振金石--纪念商承祚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特展”为例
《收藏与投资》2023年第12期127-130,共4页张傲 
藏品研究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和内容设计的前提,也是展览各项工作的基础。同时,主题表达的创新、人物定位的准确、展示内容的深入挖掘、观众心理需求的把握,是构建人物精神价值认同、实现信息传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博物馆人物纪念类...
关键词:人物类展览 商承祚 藏品 策展 信息传达 
从解放军文化教员到著名语言学家——我所认识的黎运汉先生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92-94,F0003,共4页余惠邦 
黎运汉先生于1929年出生在广东省阳春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中文系,师从容庚、商承祚、潘允中、高华年、赵仲邑等语言学名师,奠定了他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科研工作 暨南大学 师资班 黎运汉 社会学系 商承祚 赵仲邑 语体学 
明义士的甲骨收藏与“朋友圈”
《紫禁城》2023年第10期24-37,共14页见骅 
明义士,加拿大的传教士,外国研究殷墟甲骨第一人。其旧藏于北京华北联合语言学校的约两万片甲骨,构成了故宫博物院的主要甲骨收藏。在北京任教期间,以甲骨研究为媒介,明义士结识了马衡、容庚、商承祚等学者。
关键词:明义士 殷墟甲骨 商承祚 容庚 故宫博物院 传教士 朋友圈 收藏 
《现代阅读》2023年第19期63-64,共2页念一 
前世今生,“物”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从字形来看,左半部分或下半部是头“牛”,右半部或上半部是声旁“勿”字,属形声字。王国维、商承祚认为“物”的本义是指“杂色的牛(毛色不纯)”。后来也有人认为“物”是会意字,即左边是个“牛...
关键词:会意字 形声字 商承祚 甲骨文 声旁 下半部 前世今生 本义 
张桂光录商承祚句:岭表人文盛,歌诗气象雄。南园红豆树,映日更笼葱.
《岭南文史》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张桂光 
古代器皿背后的文化探微——以商承祚藏品中的饪食器、酒器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49-53,共5页赵娜 
广东省中小学“铸魂工程”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馆校合作,开发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课题编号:GDJY-2021-A-b072)研究成果。
商承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成就卓著的考古学家和鉴藏家,其藏品中有不少珍贵的古代器皿。本文以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和中山大学主办的“商声振金石——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特展”中的饪食器和酒器为例,立足于语文学科背景,综...
关键词:古代器皿 商承祚 商声振金石 文化探微 
商承祚书法
《岭南文史》2023年第1期F0001-F0001,共1页
“高校博物馆学专业发展史笔谈”专题主持人语
《文博学刊》2023年第1期52-53,共2页史吉祥 
中国博物馆学教育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大约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1月,上海市博物馆公开招考高中毕业生为博物馆服务生,并为此开办专门培训班,由博物馆学专家陈端志开设博物馆学等课程,由上海市博物馆董事长叶恭绰、董事黄宾虹以及学...
关键词:博物馆学 叶恭绰 杜定友 陈端 商承祚 主持人 黄宾虹 博物馆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