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作品数:3145被引量:5551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岳洪彬王蕴智岳占伟孔德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甲骨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甲骨文看商代的水利
《殷都学刊》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朱彦民 
甲骨文中有“水”字和大量从水的字,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水系和主要河流,比如“河”(黄河)、“洹”(洹水)、“滳”(漳水),当然更多的河流、湖泊、沼泽、泉眼,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以往被释作“黍”的甲骨文“潻”字,其实就是“稻”字。商...
关键词:甲骨文 商代 水患 水利 
基于甲骨文史料的商代教育史研究历程与问题分析
《教育史研究》2024年第4期4-16,共13页熊贤品 
结合甲骨文材料,目前学界已经构建了商代教育史框架,但就商代的学校设置、教师与学生身份、教学内容、教育制度等诸方面而言,实际仍有不少疑问。全面梳理甲骨文中与教育相关的材料,系统分析已有学术成果,及时更新甲骨学知识构成,进而与...
关键词:甲骨文 商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史 
甲骨文中走出的“大邑商”
《辅导员》2024年第24期1-1,共1页赵清荣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006年,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它的发现和...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商代晚期 甲骨文 考古发掘 大邑商 殷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河南省安阳市 
从甲骨文看商代语言的语音特征
《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3期76-89,127,共15页叶玉英 赵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商周至两汉汉语上古音演变史研究”(22&ZD30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文献用字差异与战国雅言语音及秦楚方音研究”(21BYY135)。
从甲骨文来看,商代语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以单音节为主,同时带有双音节、一个半音节。单音节包含单辅音、复辅音、复杂辅音三种类型。商代语言的音节中,前缀和后缀一般都有形态功能。甲骨文不同组类的形声字异体表明,商代可能存在地域方音。
关键词:商代语言 音节类型 形态 上古方音 
甲骨文及其书法创作略说
《书法》2024年第9期65-69,共5页于明诠 
甲骨文之大宗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故一般认为甲骨文就只属于殷商时期的“官方文字”,是殷商时期的“文化特产”。而殷商(商代后半期)始于公元前一三〇〇年的盘庚迁殷,终于公元前一〇四六年,约计二百五十年。常识告诉我们,这么成熟系统...
关键词:殷商时期 甲骨文 盘庚迁殷 安阳殷墟 书法创作 商代 
真的是“羊大为美”吗?
《小学生作文》2024年第12期47-47,共1页果爸 
看上去,“美”字是“羊”和“大”组成的,所以很多人把“美”解释为:如果得到很大的一块羊肉,那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美”确实是这个意思吗?“美”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你很容易看出,“美”是一个人的形象,有手有脚,最特...
关键词:甲骨文 羊大为美 人的形象 商代 
商代文字與甲骨卜辭釋讀——如何打開甲骨文書法之門
《书法研究》2024年第1期31-47,194,195,共19页徐義華 吴玉 
商代文字有筆墨書、銘鑄和契刻三種書寫方式,當時最主要的記録方式應該是筆墨書,但遺留下來的主要部分是不容易腐爛的、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有記事刻辭、銘功刻辭、表譜刻辭、卜辭等多種,其中以卜辭爲主要内容。卜...
关键词:甲骨 契刻 卜辭 
商代龜腹甲首部錯磨現象及其對甲骨文書法空間布局的影響
《书法研究》2024年第1期48-59,195,共13页陳舒宇 
龜腹甲作爲商代甲骨文的主要載體之一,其首部的錯磨現象在甲骨學界鮮有關注。這種錯磨現象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與普遍性,當是殷人有意而爲。論文認爲,錯磨現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出現的龜甲磨痕、八角星紋,至商代龜腹甲首部錯磨,其原始...
关键词:甲骨文 龜腹甲 錯磨 
共赴殷墟千年之约
《中国民族》2024年第3期26-26,共1页何毓灵 
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系统文字,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身上共同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维系。经过近百年数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商代晚期都城殷墟所代表的300...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商代晚期 殷墟遗址 甲骨文 青铜文明 后母戊 汉文字 发现与研究 
我与历史所同仁的交往
《形象史学》2024年第1期3-10,共8页艾兰 温小宁(整理) 唐思捷(整理) 刘中玉 
艾兰教授(Sarah Allan)是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与历史所合作、交流的西方学者之一。2023年10月24日,艾兰教授应文化史研究室的邀请,在古代史所做了一场题为“蛇与龙——从商代艺术母体的观点看甲骨文字”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文化史研究室又...
关键词:甲骨文字 文化史 古代史 商代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