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器

作品数:272被引量:1133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金正耀彭子成杨育彬朱志荣郭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实融合 链接古今——“安阳:古代中国之王城”纪念展
《美成在久》2024年第4期6-20,共15页卫其志 胡玙璠(翻译) 常淑敏(翻译) 
作为中国考古学发源地、中国最早文献的发现地的安阳,拥有丰富多元的物质遗存,然而却从未成为美国展览的主题。弗利尔美术馆创造性地以其与安阳早期考古的关系及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获得的晚商文物,加之实验室对商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成果,...
关键词:弗利尔美术馆 中国考古学 早期文明 王城 商文明 物质遗存 晚商 商代青铜器 
湖南出土两件商代青铜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2期61-61,共1页
近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出土了铜觥和铜壶两件商代青铜器。其中,铜觥器形罕见。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暂未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层或其他遗存现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盛伟...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商周青铜器 出土地点 商周时期 屈子祠 商代青铜器 湖南省汨罗市 遗存 
鸭子“考古”带来的新发现
《武汉文史资料》2020年第8期4-7,共4页韩用祥 
盘龙城遗址的小嘴是一处南北向的低丘岗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150米,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缓。小嘴就在盘龙城遗址的西侧,距离西城墙不足百米,但在21世纪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过考古工作,可以说小嘴在一二十年之前一直是盘龙城考古的...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 商代墓葬 宋代墓葬 西城墙 真空地带 考古 商代青铜器 21世纪 
再论晋陕高原商代青铜文化的谱系
《西部考古》2018年第1期20-33,共14页韩炳华 
本文通过讨论过去学者在研究晋陕高原商代青铜文化时提出的'保德类型'、'殷墟青铜器群'和'李家崖文化'等几个重要观点,从动态角度指出晋陕高原晚商青铜文化先有殷墟文化,再有李家崖文化,最后才有来自远东地区的草原游牧文化。三种文化...
关键词:晋陕高原 商代青铜器 考古学文化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被引量:1
《神州》2017年第19期53-53,共1页赵芯 宋巧红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青铜器研究中,除器型、分期、铭文、工艺备受关注外,纹饰也一直是研究的对象。李济先生曾说:“中国古代文明中至少有三件事物是确确凿凿土生土长的:即骨卜、蚕丝与殷代的装...
关键词:商代青铜器 纹饰 考古工作 中国古代文明 装饰艺术 《吕氏春秋》 装饰工艺 历史学价值 
商代青铜盛酒器——尊、卣、觥、彝、壶赏析被引量:2
《寻根》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刘昱午 
商代历史悠久,文物数量巨大,品种繁多,异彩纷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开展,各地发现的商代文物更是不可胜数。商代青铜器更以品类丰富、造型优美、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风格独特而著称。
关键词:商代青铜器 酒器 赏析 新中国成立 现代考古学 风格独特 文物 纹饰 
建国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成果展巡礼
《收藏家》2009年第9期25-27,共3页张宏明 钟向群 
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考古所承办的建国60周年安徽重要考古成果展在安徽省博物馆开幕。60年前,安徽的文物考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在国民经...
关键词:安徽省博物馆 文物考古工作 成果 文物保护工作 商代青铜器 人民政府 经济恢复 文化厅 
商代青铜器考古与研究的新收获--评赵丛苍主编《城洋青铜器》
《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111-112,共2页黄剑华 
商代青铜文化发达,分布的区域十分广阔,而且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各个区域文明的不同特色和相互之间的交流融合。
关键词:商代青铜器 主编 考古 青铜文化 交流融合 中华民族 
江南青铜炫京城
《江西画报》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万象 
2006年2月28日,一场春雪将北京天安门广场装扮得银装素裹,而广场东面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也迎来了展期6个月的《商代江南——新干大洋洲考古发现精品展》。这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江西省文化厅联合主办,展览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国家博物馆 考古发现 江南地区 大洋洲商墓 青铜文化 出土文物 新干 出土器物 学术界 商代青铜器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2
《地球学报》2003年第6期548-551,共4页金正耀 
国家人事部 2 0 0 1年留学人员资助"夏商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项目成果
应用Pb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 ,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 ;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青铜之路”
关键词:铅同位素示踪 考古 商代青铜器 高放射成因铅 青铜之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