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耀

作品数:53被引量:30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青铜器铅同位素遗址铜器考古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学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江汉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宁朝阳出土三燕铜马具的科学分析
《文物》2025年第3期86-96,共11页李瑞亮 李妍嘉 吴晓桐 田建花 陈彪 万欣 金正耀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的合金技术及资源流通"(项目编号:GXXT-2023-094)资助。
慕容鲜卑于3世纪初入居辽西大凌河流域,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是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部族^([1])。龙城(今辽宁朝阳市)曾先后作为前燕、后燕、北燕(即所谓“三燕”)的都城。20世...
关键词:慕容鲜卑 科学分析 三燕 辽西大凌河流域 
河南安阳市辛店遗址商代墓葬出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
《考古》2024年第5期106-120,共15页吴晓桐 谈金卓 孔德铭 孔维鹏 李伟强 金正耀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黄河流域商晚期都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2)的阶段性成果。
前言.铸铜遗址所保存的铸铜技术、生产工序、青铜物料、工匠生活等信息,是研究古代青铜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材料。铸铜遗址所出青铜器产地较为明确,对这些青铜器进行合金成分和铅同位素分析对于揭示资源流通和青铜器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铅同位素 铜同位素 辛店遗址 金属流通 殷墟 
浙江湖州毘山遗址商代铜器铅同位素分析
《文物》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吴晓桐 谈金卓 方向明 刘建安 闫凯凯 金正耀 
一概况中国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1],但全国各地区普遍出现青铜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之后的商代阶段[2]。商代各地青铜器的矿料产地和资源流通始终是考古学和科技史研究的重点课题。铅同位素方法为建立各地青铜器之间的联系提...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 青铜时代 商代铜器 浙江湖州 指纹信息 铅同位素 考古学 
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器的测年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石玲玲 范安川 李剑 张凝灏 李媛 辛礼学 金正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903703);“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2021.9—202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类项目(YD2110002027)资助。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是西沙群岛海域一处重要水下文化遗存。该遗址出水了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多种瓷器,是探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外销瓷贸易的关键窗口。虽然前人通过青花瓷器类型学...
关键词:石屿二号 沉船遗址 青花瓷 释光测年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釉原蛋白微损分析方法鉴定人骨性别的有效性与优化
《人类学学报》2023年第4期472-487,共16页张宝帅 吴晓桐 吴高 金正耀 范安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8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人才项目(201849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18)。
釉原蛋白微损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考古人类遗骸性别鉴定方法。最新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未成年个体和保存较差的人类遗骸进行可靠的性别鉴定,而中国尚未开展相关研究。为验证和优化基于微损取样的釉原蛋白性别鉴定方法,本文对中国不...
关键词:釉原蛋白 性别鉴定 微损 
湖南邵阳东周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江汉考古》2023年第3期125-133,共9页罗喆 金正耀 胡国海 范安川 杨敏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8499)的资助。
中国南方地区金属资源的使用和流通是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学的焦点话题之一。本论文报告湖南邵阳地区出土部分东周青铜器的金属材质和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结果:全部16件青铜器样品的成分分析数据表明,铜铅和铜锡铅材质分别为8件和4件,占比达7...
关键词:铅同位素 邵阳 越文化 南岭铅矿 青铜器生产 
闻喜邱家庄M5001号墓出土战国早期青铜器矿料来源研究被引量: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4期88-98,共11页谈金卓 吴晓桐 范文谦 金正耀 
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批准号:JoInRLESA202203)基金资助。
山西闻喜邱家庄墓地M5001号墓是战国早期晋国最大的墓葬之一。本文对该墓出土27件战国早期青铜样本进行了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以讨论晋国在战国时期的矿料来源与变迁等问题。综合铅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以邱家庄样本...
关键词:邱家庄 晋国 战国早期 铅同位素 豫西 
湖南望城高砂脊遗址出土青铜器科技分析被引量:1
《考古》2021年第10期109-120,共12页马江波 吴晓桐 金正耀 向桃初 黄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科技考古视野下的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项目编号18XKG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WK21100000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重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D2110002006)的资助。
前言湖南是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青铜器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出土的铜器中除了部分为典型的中原器,多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因铜器很多为零散出土,其族属问题成为重要的学术课题。20世纪末,高砂脊遗址的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部分形体完整...
关键词:高砂脊遗址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铅同位素比值 商周时期 
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人类迁徙与饮食结构分析被引量:4
《西域研究》2021年第3期83-92,M0005,共11页吴晓桐 张兴香 李雍 金正耀 王龙 王炳华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重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D2110002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WK2110000010)支持。
本研究对吐鲁番加依墓地12例人类个体的牙釉质进行了锶、氧、碳同位素分析,讨论了加依墓地的人类迁徙和饮食结构。综合地质背景、人类同位素分布状态和本地动物的锶同位素比值几方面证据,确定12例个体中有10例为本地出生,2例来自外地,...
关键词:牙釉质 锶同位素 人类迁徙 饮食结构 
科技分析揭示历史时期豫西南矿冶经济模式及其对青铜时代金属资源考古的启示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1年第3期153-161,共9页郁田园 金正耀 谈金卓 白振国 范安川 黄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17ZDA222)阶段性成果之一。
矿冶经济模式反映金属矿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对于资料不足的三代金属资源考古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针对豫西南地区桑树坪汉代炼铜遗址和炉院村清代炼铅遗址所出冶炼遗物,采用包括铅同位素分析在内的多种科技分析手...
关键词:豫西南 矿冶经济模式 铅同位素分析 金属资源考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