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下取

作品数:57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彭宇侯江红刘颖蒋鹏飞彭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医大师熊继柏基于“窠囊”论治抑郁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5年第2期179-183,共5页吴朝玲 蒙珊慧 郭梦坤 唐瑶 黄保玲 颜旭 熊继柏(指导)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2022年);湖南省“十四五”第二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医心病学临床型(2023年)。
本文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基于“窠囊”论治抑郁症的临证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抑郁症基本病机是“窠囊”,根本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以化痰行气、祛瘀散结为基本治法,临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观念统一,遵循“因、机...
关键词:抑郁症 窠囊 上病下取 推陈致新 名医经验 
上病下取法论治小儿霰粒肿浅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0期95-97,共3页米海舟 张花治 
霰粒肿是当今社会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霰粒肿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医治疗此病多考虑局部手术切除或注射激素等,虽见效快,但不良作用较多,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目疣 霰粒肿 上病下取 肝脾 儿科学 眼科 
基于“上病下取”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谷娜 李飞 邱帅辉 韩舒煜 
安徽省青年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皖发〔2020〕11号)。
目的分析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规律。方法以“眩晕”、“针刺”、“温针灸”、“电针”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
关键词:上病下取 下肢穴位 眩晕 应用规律 复杂网络分析 
“寒头而暖足”考释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2803-2806,共4页林可 黄雪莲 
2022年浙江省中医药计划项目(No.2022ZB096)。
“寒头而暖足”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文章通过检索中医药古籍中“寒头而暖足”“寒头”和“暖足”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甄选,结合文字学与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分析后发现:古代医家通过体悟天地自然,确立“气”与“脉”在认...
关键词:寒头 暖足 考释 上病下取 补虚泻实 
口味异常的中成药外治法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5期54-54,共1页胡献国 
⒈吴茱萸糊吴茱萸适量,研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上病下取,引热下行。⒉白矾糊白矾30克,二丑15克,面粉、米醋适量。将白矾、二丑研为细末,加面粉、米醋调为膏状,每日晚...
关键词:敷料包扎 清热化痰 细末 涌泉穴 伤湿止痛膏 外治法 吴茱萸 上病下取 
基于“上病下取”理论论治儿童哮喘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8期1-3,共3页窦艳春 李建保 
从整体观思想出发,提出运用“上病下取”理论治疗小儿哮喘,秉承“治肺不离于肺、治肺不止于肺”的学术观点,提出此病核心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出入失衡,与肺肝脾肾肠胃密切相关。治疗上应将恢复脏腑功能平衡和气机升降出入平衡...
关键词:儿童哮喘 上病下取 整体观 辨证论治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上病下取”理论探讨“苦杏仁-莱菔子”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435-444,共10页杨柳岸 白晓红 修禅 吕启慧 
重大疾病治疗重点专科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2017054062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苦杏仁-莱菔子”药对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DrugBank、PharmGKB、OMIM、GeneCard等数据库,寻找“苦杏仁-莱菔子”药对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以及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基因,对交集基...
关键词:慢性咳嗽 苦杏仁 莱菔子 上病下取 儿童 网络药理学 医案 
葛琳仪运用上病下取法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浙江中医杂志》2022年第7期477-478,共2页李景虎 吕立江 孙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葛琳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学术经验研究,编号:2018ZZ009。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因胃及十二指肠中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病变,主要有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烧灼痛等表现,也可有咽痛、咳嗽、哮喘等食管外表现。目前西医常用治疗方法是以质子泵抑制剂与促动力药物的联合应用,但其停药...
关键词:葛琳仪 反流性食管炎 上病下取 名医经验 
上病下取法论治食管癌被引量:1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段海瑞 刘培民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No.441213);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No.2019JDZX007)。
食管癌无中医病名,依其进行性吞咽困难的主症,可参考中医"噎膈"辨证施治。上病下取法源自《黄帝内经》,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运行之间的联系而确立的治则。食管癌病变虽然主要位于人体上部食管,属胃所主,...
关键词:噎膈 食管癌 上病下取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第22期10-11,共2页李琪琪 
该文简述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思路的可行性,并总结承气汤类方及独用大黄治疗热结肠腑所致咳嗽经验。
关键词:咳嗽 热结肠腑 大肠咳 提壶揭盖法 上病下取 下法 气机升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