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像

作品数:39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衣凤翱汪黎黎王艳云金丹元张书端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化与传播》《上海城市发展》《东南传播》《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影像
《美文(上半月)》2022年第3期79-86,共8页杨春燕 
一往事萦怀,上海勾魂。深秋季节,跳上高铁去上海,找上海,多么惬意。手指夹着“快乐羊羔”当作礼品赠予我的紫色上海交通卡,进入上海地铁站,耳边传来“阿拉伊拉”的沪语,我觉得这不是上海。直到熟门熟路穿过上海烟火气息浓郁的四川北路,...
关键词:上海弄堂 亭子间 深秋季节 四川北路 白兰花 地铁站 快乐 
单色的荷花池
《三角洲》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黄哲 
2014年9月,我曾经去上海展览中心参观“上海影像艺术展”,在42家国际画廊、20家国内画廊带来的这场视觉盛宴上,一幅名为《昆明湖上枯萎的荷花》尤其吸引我的注意。这是由玛格南图片社殿堂级摄影师勒内·布里20世纪60年代来中国与BBC合...
关键词:交相呼应 视觉盛宴 上海展览中心 荷花池 上海影像 黑白照片 昆明湖 国际画廊 
回望新中国纪录电影美学初建——以20世纪50年代中苏合拍片中的上海影像为例
《中国电影市场》2020年第5期21-30,共10页余娟 
上海一直是西方纪实影像中重要的城市地标。本文以摄录于1950年前后的中苏合拍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和《锦绣河山》中的上海影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呈现出迥异以往作品的都市形象与人物面貌,同时结合德勒兹的现代...
关键词:中苏合拍片 《人民的上海》诗意 流变 人民美学 
论当代上海影像中“上海—内地”的地点流动
《电影评介》2019年第17期23-27,共5页汪黎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批准号:18ZDA262)的阶段性成果
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考察,当代上海影像主要是“多地性文本”,即通过迁徙、交通、通信、想象等各种途径,使某一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互相连通,并以此构建起叙事基本框架的影像文本。在多地性文本中,“上海”与其他各种地点处在持续不断的...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 影像文本 参照系 有效途径 基本框架 内地 上海 
论当代上海影像都市空间构建的博弈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9年第14期3-6,共4页汪黎黎 
当代上海影像对都市空间总体格局的构建在整体与混杂之间博弈。一部分电影通过国际大都市想象将上海塑造成以丰裕的物质生活、震惊的现代化景观以及想象中的温情引发超越阶层与地域认同感的匀质连续的统一体;另一部分电影则以混杂性为基...
关键词:上海影像 都市空间 整体 混杂 
“八一”厂女导演与“上海”情结——王苹电影中的阶级、革命与性别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124-131,共8页周雪花 
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早的导演之一,王苹执导的影片展现出阶级、革命、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塑造了英姿勃发富有拯救情怀的军人形象,传达出新中国的政治意志,建构起主流影片的叙事风格。但另一方面,国统区左翼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又使...
关键词:王苹电影 八一电影制片厂 上海影像 
论当代上海影像中的后现代镜像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8年第21期4-7,共4页汪黎黎 
2016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QLGC1007)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上海影像通过对空间的拼贴与戏仿将"上海"碎化为一堆或混沌、或眩晕、或狂欢的后现代镜像。"区隔空间"拼贴生成"阐释"与"去中心"的都市故事,由此生成的多义性、暧昧性、偶然性直指后现代都市中的存在感;地标空间与"去...
关键词:上海影像 后现代 拼贴 戏仿 都市空间 
论当代上海影像“上海—海外”地点流动
《电影文学》2018年第4期8-11,共4页汪黎黎 
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地方’重构"(项目编号:2016SJB760019)成果之一;2016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QLGC1007)成果之一
当代上海影像中"上海—海外"的地点流动勾勒出上海的城市身份在不断的矛盾、试探、徘徊中逐渐复归"全球性"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影像普遍将海外地点设定为人格分裂的"他者",并在自我身份的努力书写中与之保持距离。海外游子的归...
关键词:上海影像 全球性 复归 “上海—海外” 地点流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的商业化特质
《文化与传播》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衣凤翱 
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嬗变统揽性决定着上海电影观念的变化发展,这是中国电影上海影像商业化特质合乎历史和逻辑的美学缘起。上海电影的商业化传统、中外电影市场激烈的竞争、客观的社会成因等是促使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影像回归商业类型...
关键词:解放战争 中国电影 上海影像 商业化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商业性特质之于1920年代中国商业电影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衣凤翱 
1920年代的中国商业电影历史地显现出类型化形态与明星化形态两大分化。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商业化趋向缘于海派文化的都市消费文化属性,亦为海派文化的商业性特质在192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影像化表征。1920年代中国电影中上海...
关键词:海派文化 商业性 1920年代 中国电影 商业电影 上海影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