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文

作品数:56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慕华许飞进王晓平韩伟降大任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学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惠州学院学报》《文史知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元代上梁文的书写及其文化内涵
《民族文学研究》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刘圆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金元笔记文献汇编及研究”(项目编号:21&ZD271)阶段性成果。
上梁文是专为上梁落成仪式所作的实用文体。元代多族士人积极创作上梁文,在继承前代创作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出新。在元代文人的多方尝试下,上梁文的文体功能和表现力不断提升,并因建筑类型的差异而呈多向度发展的趋势。元代上梁文的外在...
关键词:元代 上梁文 实用文体 多向度 
“家本秦人真将种”——辛弃疾的家世与祖籍地考
《文艺研究》2024年第3期53-68,共16页王兆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建设”(批准号:19ZDA253)成果。
辛弃疾本是济南人,可他在《新居上梁文》里自称“生长西北”“家本秦人真将种”,这个疑惑,一向无人解释。据《菱湖辛氏族谱》,原来辛弃疾的先世是陇西狄道人。正史记载,辛氏自秦朝辛胜、汉代辛武贤和辛庆忌父子到隋代辛公义,共有十二代1...
关键词:辛弃疾 上梁文 北宋真宗 祖籍地 济南人 秦人 氏族谱 公义 
風起閶闔:温子昇《閶闔門上梁祝文》的文本生成與價值
《中国俗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55-64,共10页劉少帥 
《閶闔門上梁祝文》被稱爲“上梁文之始”,但與唐宋上梁文文本架構並不相類。温子昇承襲《詩經·小雅·斯干》中建築與漢代宫殿賦的方位描摹,作《閶闔門上梁祝文》。閶闔門上梁儀式來源於官方禮儀與民間風俗的結合。上梁祝文作於東魏遷...
关键词:祝文 上梁文 閶闔門 孝静帝 
宋太宗立储与杨亿《开封府上梁文》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2期15-25,共11页史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汉文学史视角下的中日韩‘上梁文’整理与研究”(20BZW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宋开封府,又称南衙,作为天下首府,其地位显赫,责任重大。尤其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使开封府名扬古今,成为为民作主的象征。除包拯等名臣任职开封府外,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也曾任开封府尹,并在任上被立储。宋太宗于至道元年(995年...
关键词:皇储尹京 开封府 射堂 杨亿 上梁文 
宋太宗封禅之议与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被引量:1
《华中学术》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史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亚汉文学史视角下的中日韩上梁文整理与研究”【20BZW071】的阶段性成果
宋太宗封禅之议作为北宋前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牵涉面甚广,诸事筹措已定,而宫廷失火,其事遂寝。王禹偁时任单州成武县主簿,因东封泰山修建行宫之需,受命撰写了有宋第一篇标准形式的上梁文——《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多年后,王禹...
关键词:封禅之议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 
江西古代文人建筑上梁文研究——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为例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2-57,99,共7页许飞进 张艳萍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7YS02);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809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68047)。
上梁文是古代一种服务于建筑上梁仪式的民俗文体,在宋代的时候已发展到高峰,出现很多经典的上梁文章。古代文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所创作的上梁文中,以情入境,物心合一,渴望自己的追求和希望得到实现和升华。通过分析江西古代文人上...
关键词:江西 文人 上梁文 精神情结 自我价值 
“儿郎伟”新证
《寻根》2021年第2期80-87,共8页冯建吉 王永 
"儿郎伟"主要出现在敦煌遗书的驱傩文、上梁文、障车文中。宋代楼钥最早研究"儿郎伟"语词意义,认为"儿郎伟"即"儿郎们",其说影响较大,论"儿郎伟"意义者皆引其说。又"儿郎伟"在敦煌卷子中的书写形式与标题相似,有时附有"音声"二字,故也...
关键词:楼钥 敦煌遗书 书写形式 音声 上梁文 敦煌卷子 儿郎伟 
佛教唱导文本与上梁文经典体式的成型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1期170-171,共2页张慕华 
上梁文独特的文体形态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宋代上梁文,而对于“骈-韵-骈”经典体式的文体追溯尚不多见。笔者曾与朱迎平教授合撰论文探讨上梁文文体的形成,认为其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远源,即...
关键词:上梁文 文体形态 佛教歌辞 审美内涵 体式 祝颂 儿郎伟 唐五代 
佛教唱导文本与上梁文经典体式的成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9-127,共9页张慕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唐前佛教杂记文体研究”(19YJA751053)。
上梁文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民俗文体,其名始见于唐五代,其体定型于宋代,经典体式为“首尾俪语,中陈六诗”。上梁文经典体式的成型与佛教唱导文本,尤其是斋文、讲经文等关系密切。受佛教咒愿与功德思想影响,唐五代敦煌上梁文形成以赞叹功德...
关键词:佛教 唱导 文体 上梁文 斋文 讲经文 
上梁文“六诗”文体刍议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30-35,共6页王志钢 
结合敦煌文献、佛教文献等,从文学、文化学角度探讨上梁文“六诗”文体中的六个方位词和“3/3/7/7/7”节奏型的影响因素。“六诗”中的六个方位词至宋代最终定型为东、西、南、北、上、下,这种组合形式或受到佛教话语中“十方有佛”观...
关键词:上梁文 “六诗” 文体 文学发生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